第十四章 進階(二十三)(2 / 3)

在動員會,楊彬對莫敵們說:“在座所有的人都知道,你們一畢業,國軍將增加三十個詮敘少將。你們都是有經驗的軍人,在戰場均有建樹,也有自己的一套作戰方法,甚至是行之有效的作戰方法。在軍校裏,除了一些戰爭理論教官,我真的很難找出誰能夠擔任你們的戰術教官。因此,學校黃傑主任、教育處和我研究決定,由我親自擔任你們補訓班的班主任。我們的課程安排如下:每天午有兩節的戰爭理論課,之後是自我討論,討論作戰戰術與戰例分析,討論結束,形成字,交教育處。下午和晚,你們開始協助管理自己的學員班級,同時也要將自己的作戰經驗和作戰感想傳達給新學員,我要求,每天一個課題或者一周一個課題,課題先交給我審核。課題培訓結束後,把培訓結果用字反饋給我,這是作業。”

縱觀學校,這個補訓班軍銜更高的沒有幾個人,給他們課,任何一個教官都感覺到有壓力,雖然他們都十分尊敬老師,但是齊刷刷三十個校或者少將給自己敬禮,教官們的心態是崩潰的。

不僅教官們的心態崩潰,而且不少學員的心態也十分崩潰,首先,理論教官的純理論教學很讓人吃不消,一些化偏低的學員,甚至一節課聽不懂五句話,有些甚至從頭到尾在看熱鬧。八步師管區一個桂軍少將民團指揮,叫韋祖德,年齡已經四十大幾,行伍出身,次在軍校學習屬於陪公子過考,按照他自己的話,幸好途散檔,真要熬到學期結束畢業考試,自己肯定丟盡老臉。這次膽敢再來補訓,是因為聽人說,這次是補償『性』培訓,不需要考試,才壯起狗膽,走進課堂。結果,考試雖然不用,可字量考試要大得多,在他看來,這次一次丟的臉更大。莫敵屬於化偏高一類,年輕也不大,應付起來遊刃有餘。

午下課時回到宿舍,莫敵看到韋祖德竟然不顧老臉哭得一臉鼻涕,有點看不過眼。這家夥也算是個忠厚人,當年自己在軍校時,與日本教官關係好,經常會遭到同學們的抨擊,有時候甚至會被一些偏激者的謾罵和投石。這位韋祖德則很少正麵與莫敵衝突,雖然對莫敵的行為也很不以為然,但還能以同學相待,有時候一些人行動過激時他還會勸解兩聲。

“老韋,哭不解決問題。”莫敵放下手裏的熱水壺。每天早出『操』,出『操』完了早餐,早餐完了回宿舍換正裝,去教室時順便把熱水壺拿到水房,吃完餐後,順便把熱水壺拿回來。六分校一條相思河流過間,把校區一分兩半,入伍生在東營區,軍校生在西營區,軍官訓練班在平樂。這期補訓班是臨時加塞,沒有那麼規範,學員宿舍在相思河東,教學和食堂在相思河西,教室是借用一座寺院的佛堂,而食堂則是借用的民居,畢竟學員一天的訓練量不小,必須隔三岔五的吃回肉,在佛堂裏煮肉有點不太合適。分處相思河兩岸,隻有一條小橋相通,看起來不遠,走起來卻不近,很得相思三昧。

“天縱有什麼高招解決問題?”韋祖德抽著鼻子。

同宿舍的另外兩個人也用詢問的目光看著莫敵,吳堅是172師516團團長,走的是鍾紀的關係,才來到這期補訓班。這個花名豆腐仔的百『色』人,為人多才善辯,八麵玲瓏,當年與莫敵的關係並不好,隻是這家夥善於偽裝,也沒有跟莫敵撕破臉。“我剛才跟老韋說了,可以把副官帶來,協助老韋。隻是廷鈞兄有不同見解,天縱來了,正好參詳參詳。”

叫廷鈞的姓伍,是170師508團校團長,廣西容縣人。此人是員殺才,昆侖關大戰時,作為1015團團長,身先士卒,多處負傷,以勇武聞名於桂軍。此次推薦補訓,他本來是不夠格的,因為在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軍銜大調整時,他作為1015團團副,已經隨170師從安徽回到了廣西,沒有參加央軍委詮述廳軍銜審核的報批,以至於軍銜一直保持為桂軍校。為了讓他能夠參加補訓,46軍副軍長黎行恕,170師師長許高陽交專題報告,桂軍總司令部火線提撥,將他的軍銜提為少將,這才有了補訓的機會。伍廷鈞是個直『性』子,沒有一點花花腸子,當年同學誤會莫敵通日,他是反響最激烈的幾人之一,後來知道莫敵是在忍辱負重,又第一個跑來向莫敵賠禮道歉,還硬拉著莫敵,在學校的小炒部裏喝了幾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