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第七軍513團蕭湘揚的回報,日軍已經占領茅坪,第21集團軍總部諸人大驚失『色』後,由參謀長陸蔭楫將軍率領向霍邱撤退,縣府各單位由縣長楊思道率領避往蓮花山,代總司令張義純以向獨山第7軍求援為借口趕往麻埠,立煌,一片混『亂』。
2日下午,中路日軍突破蕭湘揚的防線,進入古碑衝燒毀安徽學院。入夜,占領響山寺,燒毀二十一集團軍總部。深夜,西路日軍騎兵第4旅從長嶺關趕到立煌,兩路日軍會合於金家寨市區。日軍知道,他們在立煌的時間不會太多,從各方雲集而來的勤王之師即將趕到,他們必須在最短的時間裏完全最大規模的燒殺搶掠,然後從潢川退往信陽。
金家寨二十裏長街一片火海,沿途再不見一個活人,斷牆殘壁,焦屍遍野,元旦慶祝大會會場上“慶祝元旦”的彩幅,被日軍改為“慶祝完蛋”。立煌,成了抗戰十四年被燒殺最徹底的地方之一。
首先趕到立煌的是三十九軍56師殘部,殺紅了眼的孔海鯤師長看到立煌的慘狀,竟然第一個放聲大哭。
第二個趕到立煌的是八十四軍174師,師長牛秉鑫因為中了敵軍的調虎離山之計,肚子裏窩了一包氣。在葉集與一股撤退的日軍遭遇,牛秉鑫原想將該股日軍包圍殲滅,但八十四軍軍長莫樹傑以救援省會任務重要,命令第174師不許戀戰趕往立煌,於是繼續窩著火往立煌趕。到了立煌,看到立煌城的景象,這股氣再也窩不住,掏出槍,往天上掃出了所有的子彈。
第三個趕到立煌的是四十八軍副軍長粟廷勳,他率領周孟雄528團和韋介伯414團,先趕到石景山處理了六個軍火庫的善後再趕往立煌。
第四個相對來得有點晚,第七軍軍長張淦在張義純到達獨山,明確合肥日軍連佯攻都算不上,隻是一顆*後,才同意派出部隊增援立煌,當第七軍的增援部隊171師到達立煌,已經是元月8日,日軍已經離開立煌五天。
從進攻到攻占,日本僅僅花了五天時間,速度如此之快,讓莫敵百思不得其解,立煌的防務如此之差,簡直有若土雞瓦狗,更讓莫敵不能釋懷。楊彬也召集了一次討論會進行專題討論。討論會上,語言犀利,各抒己見,群情激奮,矛頭紛紛指向二十一集團軍代司令張義純。
作為二十一集團軍的一員,莫敵和吳中堅整個討論會一言不發,隻是認真的把同學們的意見記錄下來。
綜合而言,有這麼幾條:
一、這是國軍戰史上前所未有的顯著敗績,不是之一,一個集團軍把守的主力守備區,竟然不能抵擋一個日軍師團的進攻,試設想,如果進攻立煌的不是一個第三師團,而是進攻長沙的第十一軍,立煌將如何防守。相比之下,李品仙與薛嶽相去甚遠。
二、這不是軍事上的失敗,而是一種軍事戰略思想的失敗,象征著孤立在敵後山區建立主力守備區的戰略思想已經遠遠落伍於現代戰爭。之前中條山、呂梁山、太行山的類似遊擊基地先後被日軍摧毀,說明一個問題,現代化的野戰軍*於在戰場上運動殲敵,而非固守要地,坐以待斃。
三、情報的對決,以我方的完敗告終。日軍能在此次作戰中繞過由第39軍布防的嚴密防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向羅田,其原因在情報搜集之詳實。盧田角太郎能通過連國軍都不大清楚的山區僻路,更說明其情報工作到位。反觀我軍,第56軍退往鬆子關,卻不知日軍會出現在何方,直到日軍占領立煌進行大屠殺時才明確方向,起身趕往立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