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進階(三十三)(1 / 3)

第十四章 進階(三十三)

知道日軍把主攻方向放在東界嶺和鬆子關之間的甕門關,莫敵的腦袋嗡了一下,差點沒有暈過去。甕門關處於大別山的崇山峻嶺之中,因為山路難行,早已廢棄,自己走過東界嶺,走過燕子河,走過鬆子關,走過長嶺關,就是沒有走過這座偏僻的甕門關。日軍對大別山,居然比自己這個在大別山混了幾年的半土著還要熟悉,邪了門了!

莫敵之所以知道甕門關,那還是自己從六煌住院歸來,先是坐汽車到青山鋪,然後沿青龍河走到燕子河,一路上,看到不少運送輜重的馬車,才知道,沿著青龍河,在一條小路可以通往甕門關。馬車夫告訴他,在泗洲河穀石景山腳下,一字排開六個大山洞,是大別山二十一集團軍的軍火倉庫。日本人的目標,竟然是這裏。看來,塚田攻的死,真正激起了日本人心頭的怒火,也刺得日本人真正感覺到痛,日本人對大別山的報複,不僅僅是太湖一地,而是立煌,日軍要通過突然襲擊,采用閃電般的進攻方式,給立煌以重擊。從進軍的線路上看,日軍對大別山的研究十分詳盡,很多當地人都不懂的路,他們也了然於心。比如,從滕家堡到甕門關,要經過薄刀峰,那是一條隻有采『藥』人才會走的路,日本人卻讓一支多達五千人的大軍通過。更重要的是神不知鬼不覺,直到出現在甕門關前,守軍才恍然大悟,如夢初醒。

從目前看來,日軍進攻立煌的有三條線路,一條是從英霍大驛道到漫水河,從漫水河進入立煌,可以稱之為東線,這條線在深溝鋪遭到了四十八軍的還擊,也宣告此路不通。第二條是西線,第6聯隊與第4騎兵旅在進入滕家堡後,順勢北上,劍指鬆子關,姑且稱之為西線。而中線,就是盧田角太郎領軍的68聯隊,從甕門關直『插』燕子河。

第二天,消息傳來,莫敵長歎出聲,日軍中路的行軍線路,竟然完全出乎莫敵預料,甕門關的守軍是立煌保安九團的一個營,麵對五千日軍,一個營太過微不足道,進行最大能力的抵抗之後,放棄了甕門關。盧田支隊進入進入甕門關後,準確的找到一條道路,一條莫敵從沒聽說過的道路,向北橫穿後畈,翻越四望嶺,進入泗州河穀。把石景山腳下六個彈『藥』庫全部摧毀,隨即向龍門石進發。

莫敵在漫水河曾經見識過日本人的商隊,也知道日本人的仁丹招貼畫的作用,因此對他們能夠準確的找到行軍線路毫不奇怪,隻是歎息,竟然能夠在大別山腹地如入無人之境,不得不說是防守者的悲哀。

中路日軍一路通暢, 駐守石景山的警二團,警三團調往鬆子關,隻留下一個保安九團,螳臂擋車,太過弱小。12月31日拂曉中路日軍從泗州河穀開拔,下午一點到達龍門石。1月1日午夜,日軍先頭部隊進抵下八河,稍作休整,進攻茅坪。

茅坪,是立煌到流波公路中途的一個集市,莫敵從立煌出來時,曾經坐車經過這裏,因為地處公路邊,商販不少,有餐飲店,有大車鋪,還有大大小小的雜貨店。最重要的是,從這裏到響山寺隻有不到五十裏,公路直通,汽車隻需要一個小時。

1月2日黎明前,日軍『摸』進茅坪。

讓人啼笑皆非的是,日軍已經到達了茅坪,而響山寺的二十一集團軍卻茫然不知,給增援過來的第七軍513團蕭湘揚的命令還是“迅速趕往下八河,阻擋從龍門石過來的日軍。”

不是集團軍首腦弱智遲鈍,而是因為他們被西線的日軍嚇壞了。

之前,西線日軍第6聯隊抵達鬆子關下卻遲遲不動手進攻,讓立煌的張義純鬆了一口氣。但是,張義純這口氣還沒有完全吐出,卻得到一個更要命的消息,日軍騎兵第4旅出現在鬆子關西麵的長嶺關。駐守長嶺關的,隻有一個173師517團,根本沒有進行像樣的作戰,長嶺關便宣布失守。從長嶺關到響山寺不過百裏,一條公路暢通無阻,早發可以夕至。而叩關的騎兵第4旅更是要速度有速度,要力度有力度,二十一集團軍的人都被西線吸引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