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依你看應該怎麼處理?”花映雪笑著問。
章岩看著窗外飛閃而過的山川美景,想了想說:“第一,對發現的問題要嚴格按照‘三個區分’原則來處理,真正做到有責才問、區別對待、既精且準。第二,要對所有政策、法規開展一次大清理,把那些存在分權爭利、前後矛盾、相互打架等問題的政策法規進行一次徹底的修訂完善,做到統一、協調、互補、完善。第三,要對各種存在問題進行一次全麵排查梳理,製定整改方案,給出完成期限。在完成整改後不允許再出現類似問題,否則將嚴厲問責。第四,要從整體上對國家的各種政策法規、執法執紀、做法措施進行統一、規範,不能一地一做法,一地一標準。”
“我讚成小岩的觀點。”李慶豐深有感觸地說,“我父親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他兩年前調到一個新單位當負責人,過了不久,這個單位的一名員工因為過去有違法犯罪行為被查處了,我父親就被上級問責,受到了組織處分,這確實像小岩所說的那樣,很無辜,很冤枉,也很悲情。他剛調到這個單位工作不久,而且你一個單位領導,根本不可能也沒有條件去調查、了解每一個員工過去是否有違法犯罪或違規違紀行為,更不可能去製止一個員工過去的違法犯罪或違規違紀行為。如果下麵任何一個員工出問題,都要他來擔責,這不是等於一個單位的任何一個員工生病了,就要這個單位的領導都跟著吃藥嗎?”
“這種做法確實不合理。”賀俊明也表示讚同,“假如是我犯下的錯,是我自己失職,該我承擔的責任,你怎麼追究我,怎麼處分我,甚至是對我作出嚴厲懲罰,我都能接受,都口服心服,都不會有任何意見。但明明是別人犯下的錯,是別人工作失職,是別人的責任,卻要我去承擔,讓我代人受過,對我進行處理,我怎麼會心服?怎麼能接受?怎麼再幹工作?”
“這樣聽起來確實是有道理。”黃華山也不得不接受這個觀點。
“依法治國是一個方向,是一個藍圖,是一個目標。這需要一代代人的不斷努力,需要一年年的沉澱積累,需要從一件件小事做起。但我們不可能一天就修築起一條萬裏長城,一天就開挖出一條人工運河,一天就建成一座阿旁宮。”章岩顯得有些激動,“現在有些官員不考慮曆史,不考慮國情,不考慮實際,以為睡醒一覺、下一個文就實現依法治國了,總是用現在的法律法規去衡量過去的做法、評判過去的工作、處理過去的問題。這根本就是不分青紅皂白、不問是非對錯、不管事實真相,隨便抓一個替罪羊就去交差應付了事,這不是一種負責任的做法。”
“這方麵確實是出現了一些偏差,希望政府能正視現實,及早發現並解決這個問題。”賀俊明連連點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