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有感而發(2 / 2)

“是啊,不說存在就是合理,但起碼現在存在的所有問題都是曆屆政府延續下來的,都是有它存在的必然性、合理性和客觀性。政府應該尊重曆史,麵對現實,著眼未來,對所有問題要逐步清理、整治,製定措施,有序推進,最後達致規範。”旁邊一個乘客也忍不住加入討論的隊伍。

“大家說得都很有道理,但問題是現在一些官員根本不管這麼多,隻要下麵出現問題,就抓幾個人來擔責,顯示自己履職盡責了。不管這些造成這些問題是什麼原因,也不管是什麼年代的事情,都用現在的政策法規去套。”另一個乘客也插話說,“就好比一個成年人小時候穿過開襠褲,我們用他現在的年齡、用成人的標準去裁定他當年穿開襠褲的行為,把他當成是露陰癖、耍流氓,這合理嗎?”

這位乘客的話,引來周邊乘客的哄堂大笑。車廂的氣氛更活躍了,不少乘客也紛紛加入到討論當中。

“我是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工作者,對這個問題我們感受最深。”前麵一行座位上的一位乘客感受頗深地說,“當年劃定保護區時,由於自然保護區尚未立法,我國也沒有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鑒,技術也粗糙落後,當時的工作人員隻是參考歐美發達國家的做法,在地形圖上勾劃出一片山林建設自然保護區,其中把部分生產、生活設施甚至是農民的自留山也劃了進去,有些還劃入了保護區的核心區或緩衝區,後來一直都沒有進行調整,也沒有對錯劃進去的農民自留山進行補償,甚至根本沒有告知對方,更不要說與農民進行協商、簽訂協議並進行必要補償了。本來,這既受當年的技術條件限製,也明顯屬於當時的工作失誤,更是十分不合理的。且過去國家對自然保護區的執法也不重視,這些問題根本就沒人理,造成了問題的積累和沉澱。但自從刮起環保風暴以後,上麵來了督察組,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定要嚴格按照現行的自然保護區條例來執行,要清理、退出生產生活設施,禁止農民對自留山的經營活動,也不同意對保護區的區劃進行調整,這導致自然保護區的建設管理麵臨諸多困難,與當地農民的矛盾不斷加劇,甚至引發劇烈衝突。而保護區的領導卻要因此被問責。”

“現在基層工作確實很難做。”走道對麵的一組座位上的一位乘客感歎說,“問題大多是建國以後積累下來形成的,或者說是政策法規不完善造成的,還有些是過去的政府自身導致的,但出了事就要找現在的官員來查處問責,使得很多官員不想為、不願為、不敢為。過去總說去政府辦事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現在好了,變成了門易進、臉好看、事不辦,老百姓也沒有辦法,政府還是需要實事求是地找出辦法去解決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