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有人會問,為什麼我不懷疑林府的管家林伯是本次事件的內鬼呢?不但不去試探他,反而將一切內情向他和盤托出?
這個……我隻能說這麼問的人,“孩子……你的見識還是太少了啊。”
史籍上常有記載,某位君王要處罰一位有罪當死的大臣,但念及這位大臣曾經於國有功,為了維護他的體麵,於是取出一柄寶劍賜下,命這個大臣回家自裁謝罪。
而後離奇的一幕發生了,這個大臣真個就悲悲戚戚地捧著寶劍回家,與全家老小哭哭啼啼地告別之後,拔出寶劍一勒就抹脖自盡了。
但凡正常人就沒有不顧惜性命的,皇帝老兒隻是讓你回家自裁,可一雙腳長在他自己的腿上,又沒有刀斧手在一旁監視,你倒是連夜卷了細軟帶著全家逃跑啊?
不要鬼扯什麼“王權大如天,今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那窮鄉僻壤凶山惡水裏扯旗造反的綠林好漢多了去了,你皇帝老兒倒是賜他們一個自盡試試啊?
而且綠林好漢當中不乏因獲罪而從京師攜家出逃之人,憑什麼好漢們逃得,當朝大臣就逃不得?
實際上,想逃得自家性命很容易,關鍵是你既然已經做到了國家重臣的級別,你的親戚眷屬早已遍布朝野,他們即便不當官,也肯定是一方豪族。
你一個人跑了倒幹淨,剩下的跟隨朝廷討生活的親眷們肯定會因你而受到牽連,全族從此必然恨絕了你。
萬一將來你再去找這些親眷投奔,碰到尚且顧及情份的頂多是避而不見,碰上不講情麵的直接把你捆了送去官府請賞!
如果你選擇自裁,人死罪消,其他親族的地位因此得到確保,他們便會鼎力幫助你的後人謀官尋出路。
你雖然死了,可你的家族卻因此保存了下來,後人總有出頭的指望。所以在過去,朝中的高官顯宦,除了極少數懷有異心立誌要謀朝篡位的,大都對朝廷忠心得可怕,即便被賜死,也會遵命唯謹。
同理,像林伯這種世代服務林家的世仆,其親族人等肯定早已遍布林家各處產業,跟林家上下早已密不可分,屬於一榮俱榮,一損皆損的關係。
到了林伯這種聲勢地位,試問外人要花何等的代價去收買他,他才會答應背叛?
難道讓林伯坐上林先生的位置,繼任林家家主麼?這怎麼可能?
如果擁有扶植外人上位林家的實力,對頭根本無需這般大費周章,早就用更直接的手段把林家整個兒鏟平了!
有些時候,家族世仆對家族的忠心會比本家親眷還要大得多!
因為家族一旦發展大了,總有想分家另過的人。反正家裏的日常事務又不是我做主,家族產業也不在我的名下,我最多隻能按月從家裏領點兒零花錢罷了;還不如分些家產,自己獨立出去過得暢快。
隻要能滿足這些鬧著分家的人的胃口,說服他們背叛家族並非難事,反正他們早就不準備在這個家裏待了。
可世仆一旦離開其服務的家族,就什麼都沒有了,所以在舊主時日無多,而小主人尚且年幼無知的情況下,世仆往往會被老主人委以教養小主人之責。
對於臨終托孤這等重要的大事,放著現成的親人不用,卻將後人托付給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仆人,在家主心目中到底誰更忠心可靠,那是不辯自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