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了文學社後,似乎更沒什麼可做了呢。
方思雅百無聊賴間,又跟人戀愛了==
好吧,其實也不算戀愛,因為壓根還沒開始,就又不了了之了。
事情是這樣的:退出文學社後,百無聊賴的方思雅開始跟室友學著美容,天天不是跑步就是切黃瓜片兒貼臉,貼著貼著,臉倒真的白嫩了很多。在操場上跑著跑著,有男生從後麵追上,拍了一下她的肩膀:“嗨。請問可以認識一下麼?”
“你好,我叫方思雅。”
這樣,就認識了。
“呃……”男生對如此呆萌的女生無語。於是,說得更具體了點,“那個,請問我以後可以找你麼?”
方思雅想了想,說:“可以呀。”
男生很開心,於是歡樂地問了方思雅的專業、班級、宿舍公寓,以及上自習的教室。
於是,一根戀愛的幼苗,開始破土而出。
經曆過了第一個所謂的男朋友,方思雅對男生沒那麼熱乎了,跟這個男生的發展,也僅限於一起跑步的程度。就連吃飯,她都不想應允。可能,是不夠喜歡吧?或者,是懶?反正,她更喜歡跟淩玉一起吃飯。兩人在學生食堂點一個小小的火鍋,吃得又節儉又爽,很舒服啊!
跟男友跑步,跟閨蜜吃飯,還有比這更愜意的大學生活麼?
沒有!
方思雅對生活的滿意程度,用小燕子的話說,就是:快樂得快要死掉了。
不過,好景從來都不長。
那個男生,居然又失蹤了!
依然是每一句解釋,隻是不再來陪跑了。
因為那個時候方思雅還沒買手機,兩人也沒什麼短信聯係。至於寢室的電話,在打過去幾次都找不到人後,方思雅也就懂了。
於是,第二段愛情,再次不了了之。
好吧,方思雅已經確定自己跟男人無緣,繼續拍黃瓜。
淩玉依然是不離不棄的陪伴。
於是,一個夏天,就這麼在淩玉切黃瓜、方思雅貼黃瓜中,度過。
偶爾,切著切著,淩玉會冷不丁咕噥一句:“還沒貼滿?臉怎麼這麼大……”
“……”方思雅哀怨地回望,“你嫌棄我。”
大一的日子,就在黃瓜切片中畫上了句號。
其實,對方思雅來說,這未必不算一個完美的句號,隻除了每學期掛的科==
所以,方思雅的大二,是在補考中掀開序幕的。
方思雅從小就有一到大考就緊張的毛病,尤其是這種原本就帶恥辱感的開學補考,更是讓她緊張到發揮失常,於是……好嘛,《高等代數與解析幾何》補考不過,重修!
說不受打擊,是假的。
方思雅有點沉默了,她突然發現自己很失敗:從進入重點高中起,就一直失敗。在高中一直墊底,在大學大家都玩得輕鬆,唯獨自己明明沒有翹過課,卻依然接二連三地掛科……
真的是自己太笨麼?或是,自己根本就不配生存在這個世上?好像,自己一直都隻是別人的累贅呢。父母為了自己花盡時間精力,玉也為了所謂的匹配自願隱藏自己的光芒……自己,真的一直是拖人後腿呢。
突然,就不想見任何人。包括淩玉。
就像一個套中人,把自己與世界隔離開來,隻一個人看小說,一個人上網。
後來,路邊攤小說被她看得差不多了,也再滿足不了她的口味,她開始看新出的雜誌,《花火》、《讀者》、《青年文摘》……似乎都不夠過癮呢。最後,她發現了一本武俠雜誌,叫《今古傳奇·武俠版》。
那是一本現代新人寫的武俠,大都是中短篇。看遍了金庸、古龍、臥龍生後,方思雅發現這種年輕人寫的武俠更有吸引力,尤其是裏麵一些美女寫手,更讓人向往,甚至有種偶像的感覺了。
帶著粉絲般的心情,她順著雜誌上的網址進了雜誌的附屬論壇,論壇裏,大家都是以江湖的背景相遇,讓人有時竟分不出現實與虛擬,仿佛自己真的置身於那一片超塵脫俗的古典江湖。
而在那個虛擬的世界,她很入鄉隨俗地拜了位“師父”。
那“師父”也是個《武俠版》的讀者,是個跟方思雅同齡的男孩,剛好也是個現實失意的人,兩人剛好又是同一屆同一個專業,還偏偏掛的是同樣的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