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三個自己,讓你的思維多些立體感(2 / 2)

如果能夠同時看到昨天、當下和未來的自己呢?注意,我們強調的是同時看到三個自己,一個都不能少。昨天的自己、當下的自己和未來的自己所代表的是我們看待問題時三個不同的角度,以及考慮問題時的三個維度。我想和你分享的是運用這三個自己去構建立體化思維,然後去對照我們所遇到的一切問題,凡事皆要有境才能修。

比如看待機會,樂觀的人看到的是利好,悲觀的人看到的是風險。這兩種人哪一種能在機會麵前獲得更大的發展呢?隻看到利好的人,會不計成本地把所有的一切都投在這個機會上,隻考慮怎麼才能把利益最大化,而絲毫看不到隱藏的風險。這樣的人,即便飛得很高,也會摔得很慘。而隻看到了風險的人呢?是不是就安全了呢?也不會,因為隻看到了風險,就會想盡一切辦法跟機會保持足夠遠的距離。他們以為這樣就安全了,可是每一次機會的到來會成就一大批人,而這些人的崛起所造成的一個結果就是淘汰掉一批不作為的人。而躲開機會就是一種典型的不作為。所以,隻看到利好的人會因為逐利而被淘汰,隻看到風險的人因為追求安全也會被淘汰。而那些抓住機遇崛起的人,他們一定是既看到了利好,又看到了風險,同時他們也搞清楚了應對風險的舉措。不然他們不可能借著風口的風力越飛越高,並能夠平穩著陸。這就是立體化的思維,立體化的思維要求在麵對同一個問題時,至少能夠從三個不同的角度展開思索。

再比如,當別人教我們解決問題的方法時,同樣需要這種立體思維。不然很有可能適得其反,別人用這個方法能夠很好地解決問題,但是自己用同樣的方法卻隻帶來麻煩。什麼意思呢?所有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包括我分享給你的方法,都不是要大家照搬照抄,而是要將這些方法靈活地應用到自己的具體問題和情境中。請大家記住,今天所有的困局都是昨天解決問題的方案。我們永遠活在不斷破局,又不斷製造新的困局的循環中。世間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這是人類做事的鐵律,不是誰能改變的。所以,當我把這些方法分享給不同的人時,他們的做法也是不一樣的。有的人隻學會了方法本身,但如果隻是照著我所說的話“抄作業”,他們的問題很有可能無法真正得到解決。有些問題看起來相似,但是在不同的人身上其實是不完全相同的,所以照搬方法有時候效果會不太好。而有的人不同,他們能看到方法的延展性。他們會自己拓展這個方法的使用範圍,這樣自然就會得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同時還有一種人是我很欣賞的類型,這種人既能看到方法的局限性,還能預見這樣的解決方案將來可能會帶來什麼樣的麻煩。有效性和局限性是方法的一體兩麵,由方法的內在邏輯所決定,不會因為你看到了就能避得開。但是看到了它的局限性就能早一點破局,被新困局困住的時間更短,也就意味著贏的機會比別人更多。能做到這一點,同樣需要立體思維。

看到方法、看到延展性、看到局限性,就跟我們強調的看到昨天的自己、看到當下的自己以及看到未來的自己一樣,它們的內在邏輯都是三位一體的立體化思維。我希望它能成為你改變自己思維時的重要法則,以後不管是遇到問題、獲取新知,還是在學習我分享給你的方法時,都要用立體化思維來考量,這樣你就會擁有不一樣的思維,從而贏在起跑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