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鄉試 二】(2 / 2)

“這個無防!”葉昆見劉大軍不再執著,便起身高興的說道:“我還有一些可以糊口的行頭。這個大哥盡可放心!”

“讓我去向伯母道個別。”葉昆扯開話題,轉身向劉母房間走去。

告別劉母,葉昆取了配劍和行囊便上路了。

“此去長安,說遠不遠,說近不近,兄弟路上一定小心!”兄妹兩把葉昆送到村頭劉大軍還在囑咐。

“謝謝大哥!小弟知道,若有機會,小弟一定會回來看你們的!”

“保重!”

“保重!!”

“保重......”

...........................................

話別劉大軍兄妹,葉昆到達長安縣城已是快傍晚時分。長這麼大,葉昆還是頭一次到長安城。遠遠的便看見一座足有四丈餘高的城牆,城牆以外一條寬大的護城河,將整個縣城環繞其中。走近城牆,城門之上刻著幾個大字:‘永寧門’。門上有三層門樓:闕樓、箭樓、和正樓。闕樓在外,箭樓在中,正樓在裏。城門的兩邊還有清兵把守。由於近年來年年遭災,匪患猖獗,進城出城都須嚴加盤查。照例鄉試考期在子、午、卯、酉年的秋八月,又稱‘秋闈’。而此次鄉試是一次加考的恩科,與往年不同。清廷自知內憂外患,欲墮搖搖。恰逢新帝溥儀登基,少年天子普天同慶。朝廷更希望借此攏絡些人心對此次鄉試格外重視。所以像葉昆這種進城參加鄉試的隻要把自己的推薦信拿給守城的清兵看了,也就放他過去,不會為難他。

經過了高大的城門,拐個彎便是一條喧鬧繁華的集市,街道兩邊兩排錯落有致的青瓦房上還積著厚厚的積雪,在夕陽的餘輝下散著耀眼的白光。青石板鑲的路麵上人來人往一眼望不到頭。賣糖葫蘆的、磨菜刀、拿著林羅綢緞當街叫賣的、坐著小汽車經過這裏瘋狂按喇叭的聲音此起彼伏。縣城的人們穿著也比鄉下好很多,至少要幹淨一些。時不時還能看見幾個穿西裝或是穿綢緞長袍的有錢人坐著搖著鈴鐺的人力車揚長而過。對於葉昆,這一切都是那樣新奇,又那樣陌生!

不過,葉昆暫時沒有精力欣賞這些。明天上午就是鄉試的日子了,他必須在此之前打點好一切,然後再找個地方安頓下來。

“這位大爺,我是來參加鄉試的,請問您知道鄉試會考在什麼地方嗎?”葉昆看見一位身穿長袍,帶眼鏡的長者,看起來是個有學問的人便開口問道。

“哦?這位小哥是來參加鄉試的?”長者話語輕描淡寫,言語間透著不屑。

“正是!”葉昆答道。

老者本以為這小子隻是路過想去瞻仰一番,卻不曾想真是來參加會試的,想自己年過半百卻還未曾中個秀才,心裏頓生不快:“無可奉告!”

說完揚長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