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說李馨的思想對葉昆觸動很大。他也從未見過一個女孩能像李馨那樣讓他覺得自己一無是處。那是一種仰望的情懷。就像中秋夜晚的這輪明月,她是那樣美麗、純潔,卻又是那樣遙遠、冰涼。
這世界上的男和女之間,是否真的會有超出愛情的友情呢?
或許有,那便是這種高山仰止的初戀!令人遺憾的愛情,往往從此,便埋下了一道深深的伏筆......
不久,在一個陰雨綿綿的日子裏,家裏父親來信了,說是給葉昆在家裏張羅了一門親事,對象是鄰村的一個叫陳鳳英的姑娘,長得漂亮,又勤勞善良,父母都非常滿意。讓他趕快回家,擇日完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果公然違背,那是要算作不孝的。葉昆考慮再三,還是決定聽從父母安排。
第二天,葉昆便給父親回了信,說自己聽從父母安排,等閑時自會請假回家成親。投這封信,該有多難,葉昆足足在郵箱前站了一個時辰。
接下來的幾天,葉昆還是一如既往的在圖書館遇見李馨;也一如既往的送她回寢室。每次都充滿了歡聲笑語。不過此時的葉昆總感覺自己的笑比哭還難受。
他們本可謂知音,卻又是生活在兩個不同世界的人,他們的相遇或許永遠都隻能是平行的,中間存在一條難以逾越的鴻溝。他也堅持認為李馨與他不過是一種純潔的友誼,她也不可能喜歡他。
對自己最純潔的初戀,葉昆選擇了逃避。他要在自己還沒有泥足沉陷之前逃之夭夭!他是一個逃兵,他在心裏不止十萬次的罵自己!
幾天以後,葉昆便請了假回老家了,連一聲道別也沒有留下。盡管他繞道經過李馨宿舍的門口,也隻是在下麵靜靜的站了一會兒。然後轉身,慢慢的離去......
在走之前,葉昆剪掉了那條長長的辮子。
.............................................................
葉昆回到家,葉鴻恩正在張羅婚禮的事情。大門和窗戶上已經貼好了紅紅的囍字。所有的門楣上都貼滿了對聯。接新娘用的花轎也停在了院子靠窗的角落裏。
“昆兒!回來啦!”葉鴻恩看見葉昆一動不動的站在院子裏,連忙笑嘻嘻的跑出來招呼。
“嗯呐。”葉昆從鼻子裏哼出來個字來。
“快快快!進屋說,進屋說!”葉鴻恩把葉昆拽進堂屋,拉了兩把椅子坐下。
“知道你快回來啦,我們都給你準備好啦。待會兒我就叫總管先生過去和親家那邊通個氣,看看選個日子,就把這事兒給辦了,你看怎麼樣?”葉鴻恩高興的說著。
“嗯呐,孩兒聽從父親大人安排。”葉昆好像是在聽父親安排別人的事。
“我跟你說啊!這門親事兒呢,我們是早就定下的。你在上中學之前不是跟你提過嘛。親家那邊知道你在京城念書,知道你是知書識禮的人。對這門親事兒也非常滿意。他們家呢,跟我們家差不多,也是平常小戶人家。門當戶對嘛。你覺得怎麼樣啊?”葉鴻恩察覺葉昆神色有些不對,進一步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