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挺是擔心(2 / 2)

下了朝會後,被武則天喚過來的賀蘭敏之看了麵前一臉冷峻的武則天幾眼,猶豫了一下,輕聲地應答道:“姨母,敏之覺得,對朝中那些借機造事,心懷不端的人,應該給予嚴懲,一些隻是因為悲痛旦兒的突然去逝而質疑其死罪的人,還應寬大處理……這隻是敏之的個人意見,想必姨母早就已經有了處置的意見,還請姨母告訴敏之吧!”

“有人想以此中傷你我,這事決不能輕處,必須要重責!”武則天似乎不太滿意賀蘭敏之剛才的態度,站起了身,踱了兩步後,再道:“你可知道,要是此事有紕漏,那可是多大的一場風波啊?”

“姨母,雖然有些風險,但經過此事後,一些對你的誤會全煙消雲散了,所有人都認為姨母你並沒有做出斬盡殺絕之事,你給予旦兒這麼高規格的追贈,天下的民心都會轉向你這邊的!”賀蘭敏之走到武則天身邊,挽住她的手臂輕聲說道:“姨母,不如此折騰過,會有更多不服的人跳出來,以其他理由指責我們,你以這件事為由,重處一批大臣,同時對那些對朝廷有功的人給予寬大處理,那不是更可收獲民心和支持嗎?”

“唔,說的有理!”被賀蘭敏之挽著手臂,感覺到他的氣息後,武則天剛才心裏有的一點不快似乎馬上沒有了,言語上也認同了賀蘭敏之所說,猶豫了一下,又問道:“敏之,周興、來俊臣等人在呈交給姨母的密報中,說了其他一些事,他們說查案的一些人並沒用心去查,對一些重要的證人證物並沒采納,以致差點讓此案有另外的定論,你了解這些情況嗎?”

“不曾聽聞!”賀蘭敏之搖搖頭,“據敏之所了解,查案的諸位官員並沒有出現這種情況,他們都是據實辦事,這恐怕是周興、來俊臣等人誤解了吧?”

“可能吧,聽你如此說,姨母也放心了!”武則天橫了賀蘭敏之一眼,沒再在此事上追究下去,而是拍拍賀蘭敏之的手臂,換了個話題,“敏之,此這次事後,朝中官員的任職肯定會有變動,京中諸衛人選姨母覺得也應該順勢動一動,一些將領在原來位置上呆的太久,應該輪換一下,這樣才有利於朝廷對他們的絕對控製,而不是讓他們專權,你說是不是應該如此?”

聽武則天如此說,賀蘭敏之心裏咯噔一下,馬上明白過來是什麼意思了,幸好他對此早有心理準備,馬上回答道:“姨母,敏之覺得這並不太妥當,軍中諸衛的長官,還是少變動為好,特別是宮中諸衛,現在所選的皆是一些忠實可信之人,經過時間的考驗,他們的忠誠度得到了很好的驗證,關鍵時候他們會有好的表現的,敏之覺得,要變動宮中諸衛將軍,還是要慎重!”

“唔!你既然不同意,那姨母也再考慮考慮,不過姨母總覺得長久不動,並不太好……”武則天沒回頭看賀蘭敏之,隻是輕輕地拍拍他的手,“敏之,姨母乏了,想一個人靜一下,你先去吧!”

“是,敏之告退!”——

自李旦“真正”的死因宣布後,洛陽城內烏雲密布,連坊間都在流傳著皇帝這次肯定要重處質疑李旦死因的官員。隻不過武則天並沒馬上下詔治這些大臣們的罪,這更讓許多人惶惶然。

在這件事過後的一個月左右,在許多人惴惴不安中,朝廷的詔令終於下來了。

皇帝同意禮部尚書韋思謙以年老為由,呈請致仕的請求,許其辭去禮部尚書職,回家養老。

這應該是武則天給予的最輕處罰了,其他官員就沒那麼幸運了,侍中韋待價被貶為鄉州刺史,其他很多官員以各種罪名被逮捕下獄,接受審訊。

韋待價是一代名將、太常卿江夏王李道宗的女婿,其祖父韋衝曾任隋朝的民部尚書,其父韋挺也貞觀時候名臣,曾任吏部侍郎、黃門侍郎、禦史大夫,可以說是“根正苗紅”的官後代,其行事耿直,在此前深得武則天的信任,並被提拔為宰相,隻是提拔的快,降的也快,在這次質疑武則天事件後,被貶到鄉州,即後世廣西那地一個比較角落的地方去當官了。

除韋待價外,其他倒黴的高官數量也不少,黃門侍郎樂思晦、檢校黃門侍郎史務滋、中書侍郎宗秦客、右衛將軍李安靜、中書舍人刑文偉等人因跟隨韋待價、韋思謙站出來質疑李旦的死因,並在案件查清後,仍為自己辯解,徹底惹惱了武則天,全被削去官職,逮捕下獄,接受審判!

賀蘭敏之是知道,又一次比較大規模的清洗開始,這次清洗讓他挺是擔心,因為他知道,武則天還有後續手段……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