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臨淄城齊王議和(2 / 2)

晉國倒還好說,有當地名門望族司馬氏幫襯,邵氏翻不起什麼浪花。

魏國的唐氏一族也是在大梁被攻破之時,被大洪水所打殘,隨後的清理導致唐氏死傷慘重,沒有什麼能力與燕國為敵了。

最重要的,也是最關鍵的,則是當初兵不血刃攻破的韓國了。

錦衣衛協助攻城,雖然使燕國兵不血刃拿下了新鄭,但同時也意味著城內死忠沒有清理幹淨。

比如張氏的張良,袁氏的袁術、袁紹兄弟二人,他們都在積極組建部隊,想要反攻燕國。

張良還算聰明,失敗一次後逃亡他國,不知所蹤。而袁氏兄弟則是賊心不死,一個勁的『騷』擾燕軍,目前正在某個山上占山為王,嚴重阻礙了燕國的運行。

姬衍直接下令讓李靖去解決了,目前結果如何還不得已知。

除了有賊心不死的家族反撲之外,燕國內部還有一些失誤。

比如官員的安排,不用說,吏部所有的候補官員全部都被安排成縣令,加上三國內部的帶路黨,這才堪堪將韓國的官吏補齊,直接讓楊鎬擔任郡守。

而魏國大梁以及晉國的領土,姬衍隻能把帶路黨互調,讓魏國的降官去晉國當官,讓晉國的降官去魏國當官。

解決這一切後,姬衍又發現郡守、郡尉等職位還得安排...

姬衍再次進行『騷』『操』作了。

將遼東、遼西合並,稱遼東郡,郡守為張說。

奕郡並入漁陽郡,郡守為李兌。

樂浪郡、臨屯郡、真番郡、玄菟郡郡四郡合一,為朝鮮省,不撤其郡名,布政使(高官)為李如鬆。

代郡、上穀郡、漁陽郡、遼東郡、右北平郡歸一,為直隸省,由薊城朝廷直接負責。

高郡、涿郡、常山郡、清源郡、中山郡合一,稱趙元省,布政使為姬職。

韓國剩下的郡除巨鹿之外,歸為一省,布政使為主父偃。

晉國所有郡包括未收複的雲中郡在內,稱三川省,布政使為趙普。

魏國大梁眾多郡加上昌黎郡,為北梁省,布政使為徐庶。

巨鹿郡以及剛剛攻占的魯郡,稱齊魯省,布政使為諸葛亮。

金國、清國原處,為北原省,布政使為宋江。

剩下的大多人才如李兌、簡雍、孫乾等,全部調往各地擔任布政使的副手。

這次收益最大的,怕是宋江了。他從來沒想到,自己會突然成為正二品高官,為燕王戍守邊疆。

緊接著,姬衍又考慮軍隊的問題。

八十萬部隊,太多了。

沒錯,姬衍嫌人多。

就算是耕戰製度的秦國,部隊巔峰的時候也不過是燕國現在的人數。

現在的燕國,根本無力養活這麼多的部隊,因此姬衍為了戰鬥力以及糧草的保證,裁軍十五萬。

這十五萬,多數是楚國的糧召兵以及晉、魏、韓的老爺兵,如韋睿的七萬晉軍以及楚國項燕的精銳部隊都被姬衍留了下來。

“科舉啊科舉,事不宜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