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國、唐國故地的戰爭早就決定好了,也就隻剩下吳國。
姬衍可以保證,若是吳國投降那些為了升爵不擇手段的家夥也會殺退吳國降使,令兩國開戰。
與其這樣,還不如直接讓諸葛亮帶兵平了吳國,這樣姬衍也能讓諸葛亮入內閣。
內閣之中缺一個武官出身的大學士,而武將中隻有儒將可以擔此重任。
燕國名頭夠的儒將,也就隻有韓信、諸葛亮了。
韓信是不可能當大學士入內閣的,所以隻有諸葛亮了。
也好,趁機查詢一波吳國人才。
“查詢諸葛亮所遇見所有能力值單項超過90的人才!”
“叮......正在查詢中,請稍後。”
“叮......查詢完畢,孫權——武力值71,統禦值72,謀略值95,內政值91,魅力值89,忠誠度等級為-3。”
“孫權,字仲謀,吳郡富春人。三國時代孫吳的建立者。
孫權晚年在繼承人問題上反複無常,引致群下黨爭,朝局不穩。太元元年病逝,享年七十一歲,在位二十四年,諡號大皇帝,廟號太祖,葬於蔣陵。”
“叮......查詢完畢,周瑜——武力值78,統禦值96,謀略值96,內政值95,魅力值97,忠誠度等級為-3。”
“周瑜,字公瑾,廬江舒縣人。東漢末年名將,洛陽令周異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
建安十四年,拜偏將軍,領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病逝於巴丘,年僅36歲。位列唐武廟六十四將、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叮.......查詢完畢,張昭——武力值49,統禦值55,謀略值90,內政值92,魅力值67,忠誠度等級為-1。”
“張昭,字子布。徐州彭城人。三國時期孫吳重臣。
黃龍元年,孫權稱帝後,張昭以年老多病為由,上還官位及所統領部屬,改拜輔吳將軍、班亞三司,改封婁侯。晚年時一度不參與政事,在家著《春秋左氏傳解》及《論語注》,今皆佚失。嘉禾五年,張昭去世,年八十一,諡號“文”。”
“叮......查詢完畢,魯肅——武力值53,統禦值69,謀略值92,內政值94,魅力值81,忠誠度等級為-2。”
“魯肅,字子敬,漢族,臨淮郡東城縣人,中國東漢末年傑出戰略家、外交家。
建安二十二年,魯肅去世,終年46歲,孫權親自為魯肅發喪,諸葛亮亦為其發哀。”
“叮......查詢完畢,甘寧——武力值94,統禦值96,謀略值67,內政值26,魅力值84,忠誠度等級為-3。”
“甘寧,字興霸,巴郡臨江人,三國時期孫吳名將,官至西陵太守,折衝將軍。建安二十五年,甘寧去世。”
“叮.......查詢完畢,陸遜——武力值70,統禦值98,謀略值83,內政值86,魅力值77,忠誠度等級為-2。”
“陸遜,本名陸議,字伯言,吳郡吳縣人。三國時期吳國政治家、軍事家。赤烏七年拜為丞相、荊州牧、右都護、總領三公事務,領武昌事。次年去世,終年六十三歲,追諡昭侯。
陸遜跟隨孫權四十餘年,統領吳政十餘年,深得孫權器重。深謀遠慮,忠誠耿直。一生出將入相,被讚為”社稷之臣“。”
ps:最近很忙啊...
還是那句話,周六暴更,補上所有空缺,大概有六七章。
所以我想說各位看盜版吧,最後的三萬字省點錢。
因為我開始瘋狂水字,不然湊不夠一百萬。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