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不忘初心(1 / 2)

搭起簡單的三角木架,生火後,李思用小刀削好木枝,串了魚熟練地烤著。

韓非做了個手勢,讓小馬夫崔寧也坐來火堆旁。崔寧是個與李思年齡相仿的少年,長得眉清目秀,李思把串好的魚各遞了兩串給他們。

“就像我這樣子,慢慢烤,不時翻翻麵。”李思教著他們。

李思烤魚的動作十分熟練,掌握火候也挺純熟,手上拿起調料小瓶放料,她早有準備,在馬車上備了調料瓶。

烤魚發出誘人的香味,崔寧笑眯了眼對李思道:“你懂的真是不少。”

“以前跟爹爹上山捕魚,爹爹教的。”李思這麼一說,倒是有點想念家人了。

“我爹也沒教我什麼,就教了我養馬馴馬。”崔寧雙眼直勾勾盯著香噴噴的烤魚。

李思專注烤魚,也沒經過大腦深思,嘴上就嘀咕著:“我們爹嘛,都是普通人,還是韓兄的父親霸氣,乃一國之君。”

韓非未接話,拿著烤魚的手微微顫抖了下,他並不是很願意提起當今的韓王。

雖為韓王之子,但韓非不受韓王喜歡,父子兩人關係僵硬不和。韓非連想見上父王一麵都難,他奏請韓王的書簡更是被無暇理睬。

若是說楚國敗在了頃襄王的手上,那麼韓國就是敗在了桓惠王這兒,這位韓王似乎熱衷於做親者痛仇者快之事。

長平之戰,就是因桓惠王而引發的,導致東方諸國再無一國能抵抗強秦。

韓國地理位置太劣,一直以來就在各強國之間艱難生存,尤其是秦國東出函穀關,麵臨的便是韓國境地。

桓惠王剛即位不久後,無視秦國的虎視眈眈,偏偏一意孤行要去遠征素無威脅的燕國,消耗國力,更是讓秦國有機可乘。

秦強韓弱,為了息事寧人,桓惠王便割地求和,將上黨郡獻給秦國。可上黨郡的官員拒不肯降,與韓國斷絕關係,投靠了趙國。

趙國孝成王欣然接受了上黨郡,自此秦、趙大戰爆發,對峙數年後,趙王用趙括換掉名將廉頗,於長平大敗。

李思和崔寧你一言我一語地搭話,韓非麵色冷沉,一字不語。

“韓兄,你的魚該翻麵了,烤糊了!”李思見韓非神色恍惚,提醒道。

“哦,是啊。”韓非回過神來,擺弄手中的烤魚。

“韓兄,你拿我的烤魚,可以吃了。”李思跟韓非換了手上的烤魚,再加調料。

真香,韓非顧不得燙,嚐了一口,連連稱讚:“賢弟手藝真好,好吃。”

李思心裏美滋滋的,得到韓非這樣的高才讚賞,無論是哪方麵,都總覺得自己很優秀。

三人吃飽後,崔寧喂馬,韓非與李思就在山林裏漫步走走。

李思手裏拿著一支長長的樹枝,在泥土上寫字,她寫的是簡體漢字“韓非”“李思”。

小時候家裏缺錢買筆墨竹簡的話,李思就會拿著樹枝在土壤上寫字練字,也成了一種習慣。

“這是什麼字,怎麼從未見過?”韓非疑惑問。

“是我們的名字啊。”李思手欠一抖,心血來潮地畫了個愛心,把他們的名字的框了起來。

事後李思每每想起,都可以對天發誓,她絕不是故意的,也沒有什麼不可告人的小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