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戰國年代,各國之王迎娶的王後,多為別國公主,兩國結姻親好事,關係也予以修和。
李思長嬴政一歲,十七歲,到了可成家的年齡。嬴政似乎看出了端倪,嘴角露出隱隱笑意:“你是不是喜歡那趙女?”
“……”李思怔住,隨即也笑了笑,當做默認。
嬴政若知李思喜歡那趙女,必會答應李思所求:“那好吧,既然你喜歡,我就留她在宮中。明日也好生看看,你心儀的女子何等出色。”
“謝王之恩。”李思拱手而拜,隻有如此先解燃眉之急。
翌日,一切依李思計劃,長安君派人來風月館接趙靈時,伶官隻得道,趙靈被大王召去跳舞了,王很喜歡趙靈的鼓舞。
長安君的人隻得無功而返,既然王留意到了此女,嬴成蟜即便是心有所圖也不敢再動,而此事也讓嬴成蟜有所警覺。
怎麼會偏偏這麼巧……從來沒有過的事兒,嬴政不會點名讓某個舞姬表演。嬴成蟜在府內得知此事後,驚了一身冷汗,興許王有所知曉,才故意如此安排。
此事之後,嬴成蟜再也不敢打宮中舞姬的注意,風流之事也有所收斂,免得惹禍上身。
事後趙靈無恙,她才把這件事來弄去脈告訴了趙高,趙高當夜就拉著趙靈來向李思道謝。
“原來恩公也就在宮裏,請受趙高一拜!”趙高朝李思行了大禮,李思於他們趙氏兄妹大恩。
“不敢當此大禮,快起來。”李思忙屈身扶起趙高,見趙高感動得聲淚俱下,反倒是起了一身起皮疙瘩。
接下來的兩個月時間裏,李思時常去相國府拜見呂不韋。
呂不韋也歡迎李思的到來,並在李思身上得知一些有關嬴政的信息。李思每每來會透露一些不痛不癢的消息,如此取信呂相國。
遊走在呂不韋與嬴政之間,李思有時候感覺自己像是雙麵間諜。以李思的經驗,雙麵間諜是很難得到兩邊真正的信任的,按理說來嬴政、呂不韋都會對他有所疑心。
但好在嬴政對李思的信任由始至終,未曾動搖……嬴政能做到用人不疑,眼光奇準,大概也是他能成就帝王之業的重因。
當然嬴政如此相信李思,李思也是私下做了不少功夫的,用楚懷王疑心疏遠屈原而楚國衰,趙王疑心廉頗而趙國敗等等實例隱晦不斷告誡秦王一個道理……君臣若不能齊心,便大業注定失敗。
嬴政深曉明理,得成大業必須無條件信任李思,正如秦孝公信任商君那般,無論其中有多少非議之聲,力排眾議用君信君。
同時李思小心翼翼奔波在相府,遇到了半年前在街市上侮辱趙高兄妹的那幾個食客,他們聽聞李思第一次去招賢館就說動相國趕走了某個謀子,對李思又驚又怕。
那些個食客再怎麼私底下說她壞話,表麵上也是巴結討好李思還來不及。
有次李思正好又撞見那幾人欺負相國府上另一位韓國門客,那位韓國人名叫鄭國。
李思知鄭國心裏也憤恨那些惡徒,便與其商議將計就計,引得呂不韋來撞見他們行惡,李思再讚美幾句呂不韋,指出惡徒的惡行。
“相國仁厚為懷,禮賢下士,可太過驕縱,致其放肆。府內欺人,府外惡霸,令相國聲譽受損,百害而無一利!”
聽了李思之言,呂不韋當即憤怒令人將這些作惡多端的食客拖下去打斷了腿,並趕出了鹹陽城。
令李思驚喜的是,來自韓國的鄭國,是韓非的舊識,於是李思與鄭國相談甚歡,結了朋友。
通過鄭國幫忙,李思認識了一個至關重要的角色,那個人便是嫪毐,今後能與呂不韋分庭抗衡,製約相國的太後男寵。
“嫪毐兄,在下李思,有幸相識。”李思是費了心思認識他的。
“哦,不敢不敢,久仰李思先生之名。”嫪毐此時不過是呂府的普通門客,李思有爵位在身,嫪毐放低了姿態迎合。
李思打量了一番嫪毐,身形健壯,五官端正,他會些拳腳功夫,能單手舉起百斤大石。
鄭國想不明白,李思為何對身無特長的嫪毐有了特別的關注,鄭國等人眼中,嫪毐除了力氣大點,沒什麼優點。
李思時常約見鄭國、嫪毐私下閑談,如此三個人關係也算和諧。
嫪毐麵相看著敦厚老實,接觸之中,李思也摸透了他的一些性子,是個有野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