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的休息,讓李維和父母之間相處的更加融洽,不再像之前那般有隔閡。李維每日早晨堅持鍛煉,讓他的身體素質有了明顯的改變,不再如以前那般弱不禁風,這讓李維高興的有些喜出望外了。
當然這幾日除了陪伴父母,李維還做了幾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首先讓自己會打鐵的父親幫忙定製了一套手術用的工具:柳葉刀、手術剪、止血鉗、手術鑷以及用來縫合的彎針。其他的李維不是不想定製出來,實在太過於複雜,李泰也不一定能定製出來。光是這幾樣,李泰花了兩天時間才弄出來的,打廢了很多的生鐵。期間還得靠李維在一旁不停的監督才行。
李維還讓母親幫他縫製了口罩,白大褂,以及魚皮手套。
現在最缺的便是高濃度酒精了。這個時代所謂的烈酒其實度數就和後世啤酒差不多,完全達不到消毒的效果。李維也隻能靠酒精蒸餾器來實現了。
李維讓父親簡單的煉製了一口類似於高壓鍋的大鐵鍋,上下各留了一個小孔,用於分離蒸餾水和酒精。還用了牛皮作為密封圈,來達到增加高壓的效果。
父子倆還親自試驗了一下,雖然有效果,但是得需要來回蒸餾好幾遍才能達到李維需要的效果。十斤燒刀子酒,換來不到一升的酒精,讓李維咋舌不已。這得需要浪費多少的糧食才能源源不斷的提供酒精?李維直呼太奢侈,難怪古代很多朝代禁止百姓私自釀酒。
一旁的李泰實在是看不下去了,就算家裏再有錢也經不起如此的揮霍,最後幾次蒸餾實在不想看,直接丟給李維獨自完成。
這一升酒精的價值已經超過了黃金的價值。而且酒精還容易揮發,李維特地用了唐鬆送給他的唐代白瓷來盛放,上麵用牛皮包裹著木塞來將它密封。
另外手術需要的麻醉劑和止血藥也是目前李維急需要解決的。
李維知曉早在2000年之前,古代醫學中已經有麻醉藥和醒藥的實際應用記錄了。
《列子·湯問篇》中記述了扁鵲為公扈和齊嬰治病,“扁鵲遂飲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剖胸探心,易而置之;投以神藥,既悟如初……。”用“毒酒”“迷死”病人,施以手術再用“神藥”催醒的故事。
而作為古代最早外科手術時的麻醉劑卻是漢代華佗配置而出。華佗取名為“麻沸散”,“若疾發結於內,針藥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無所覺,因刳破腹背,抽割積聚。若在腸胃,則斷截湔洗,除去疾穢,既而縫合,傅以神膏,四五日創愈,一月之間皆平複。”
這段關於割除腫瘤或腸胃吻合手術的描述與現代外科手術的情景驚人地一致,所以華佗一直被尊為世界上第一個使用麻醉藥進行胸腔手術的人。
遺憾的是華佗的著作及麻沸散的配方均已失傳。不過在19世紀日本的外科醫生華岡青洲用曼陀羅花、生草烏、香白芷、當歸、川芎、天南星配製出了著名的麻沸湯,臨床試驗效果很不錯。雖不如後世的乙醚和氯仿,但是對於目前來講,麻沸湯是最為有效果的,也是李維能配置出來的。
解決了麻醉劑,便是止血藥。止血藥是用來防止患者手術時不會出現大出血從而導致失血性休克,乃至死亡。
止血藥根據藥性不同,效果也不一樣。如藥性寒涼,功能涼血止血,適用於血熱之出血;藥性溫熱,能溫經止血,適用於虛寒出血;兼有化瘀作用,功能化瘀止血,適用於出血而兼有瘀血者;藥性收斂,功能收斂止血,可用於出血日久不止等。
常用止血藥有白及、血餘、仙鶴草、三七、側柏葉、艾葉、地榆、槐花、大、小薊、白茅根、紫珠草、茜草等;複方有膠艾湯、十灰散、四生丸、止血生肌散、雲南白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