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已停,血更湧,兵戈崢嶸,殺意凜然。
楊再興帶領一眾義士從村莊突圍,沒過多久就被清軍發現,數百清騎尾隨而至,楊再興等人已陷絕境。
義士們武藝再高,可在奔騰的騎兵麵前,無異於洶湧江濤中的一葉孤舟,隨時都會被滾滾的波浪吞沒。
天空中的烏雲漸漸稀薄,一縷陽光透出厚雲,斜照在楊再興的臉上,盡顯落寞苦恨之氣。
他帶領大家奔逃於山林之中,卻終究難以擺脫清軍騎兵的追擊。
那追擊的騎兵,仿佛永無止歇。
他們很快就要跑出山林,前方不遠就是義軍駐紮的地方,可是雖然離的不遠,但也有五六百米的距離。
沒有山林的掩護,前方的道路可能將成為一條到不了終點的死亡之路。
楊再興回頭望去,見到眾人的臉上均已露出疲憊之意,此起彼伏的厚重喘息是每個人口中唯一旋律。
他遲疑了,猶豫了,聽到身後傳來的馬蹄聲,心如刀絞。
空曠的平原之上,一群幾乎力竭的人,麵對追擊過來的騎兵,下場除了被一邊倒的屠殺外絕無第二種可能。
然而,楊再興沒有其它選擇,他緩緩的舉起了戰刀,啞聲道:“衝!”
他想衝出一絲生機,可其他人已經失去了生的信念。
楊再興身後靜悄悄的沒有聲息,他霍然回頭,見到了眾人臉上的猶豫。
猶豫並非畏懼,義士們早已看破生死。
他們都知道,不出山林同樣難逃一死,可至少能夠借助地形抵消清軍騎兵的優勢,用轟轟烈烈的最後一戰,迎來生命的終結。
他們想要光榮的戰死,而不是猶如豬狗般被驅趕至死。
楊再興的目光從所有人的臉上掠了過去,突然他雙膝一彎,竟是直挺挺的跪了下來,對著眾人重重的磕了一個頭。
所有人都麵麵相覷,不知楊再興何意?
楊再興抬起頭,喃喃道:“我知道大家不怕死,可我不願大家去死。雖然希望渺茫,但前方到底還有一絲生機。”眾人垂頭,幾欲落淚,楊再興又彎腰磕了一頭,嘶聲懇求道:“請諸位為了我楊再興,努力活下去!”
很多時候,很多事情,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
楊再興腦海中回蕩起了秦風和他告別時,說的最後一句話:楊千戶,務必活著回來,讓我心中少一分愧疚!
他想讓那些義士活下去,和秦風一樣,也是為了讓自己少一分愧疚。
戰場之上,向來無情,自古便有一將功成萬骨枯的說法。
無論是秦風還是楊再興,他們可以叱喝沙場,對敵人斬盡殺絕,可在同袍兄弟的取舍之中,他們都無法做到無情。
軍人是鐵血,並不是冷血。
楊再興站起身,義無反顧的第一個衝出了山林,董家娘子是第二個,其他義士一咬牙,紛紛疾步跟上,踏上了希望渺茫的求存之路。
眾人還沒有跑出去多遠,清軍騎兵就出現在了他們身後,轟隆隆的馬蹄聲已經敲響了死神降臨的哀歌。
與此同時,楊再興突然轉身,大聲喊道:“請諸位為了我楊再興,努力活下去!”話音未落,他已朝著清軍騎兵大步衝去。
千古艱難唯一死,楊再興已不怕死,他隻求一戰,堂堂正正的一戰,盡可能為別人贏得生機。
或許別人不解,或許別人不願,或許太多的或許......但他楊再興明白自己在做什麼,這已經足夠。
然而,楊再興還未跑出幾步,突然被人擋住了去路。
犧牲是種無上的榮譽,有人不想把這份榮譽拱手讓人!
那個手持銅鐧,在村莊裏說過要再敲碎十個清兵腦袋的漢子,抬手橫鐧一擋,豪氣幹雲的大笑道:“楊千戶,義軍少不了你,我張義卻是可有可無,黃泉之路還是由我先去為好!”說完,他脫離了眾人,朝清軍騎兵衝殺而去。
孤獨的背影,卻難掩大丈夫的豪情!
楊再興熱淚盈眶,阻止了其他想要和張義一起赴死的人,傷心欲絕道:“大家快走,不要辜負了張義兄弟的一片心意。”
清軍騎兵有些呆住,沒想到有個賊寇會逆衝而來。
張義孤膽單鐧,雙腿狂奔,就那麼迎上了清軍騎兵。清軍中一騎呼喝而出,手持長槍,挺槍就刺。
疆場的事情,要用血氣來解決。
亂軍有孤膽英雄,清軍騎兵之中,也有好戰之人。其餘清兵見有人迎戰,並不上前圍攻,而是繞過繼續向前追擊。
清軍騎兵長槍如電,一槍就刺在了張義的右肩。長槍入肉,鮮血飆出,甚至可聽到鐵槍和骨頭摩擦時發出的聲音。
張義根本不閃,憑右臂夾住長槍,隻聽他一聲呼喝,竟然把騎兵拽下了馬來,隨即左手揮起銅鐧,重重擊在那人的頭蓋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