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北伐南征(上)(1 / 2)

趙良棟不是目光短淺之輩,他提到蒙山軍可能會攻擊清軍補給線,卻並非單純的襲擾那麼簡單,極有可能會造成無法估量的影響。

清軍勢如破竹,西南三省已經攻占了大半,俘虜明軍不計其數,看上去戰果輝煌,可要養活那麼多的戰俘,後勤的壓力也在不斷加大,新降明軍本就軍心不穩,若是連飯都吃不飽,嘩變的可能性極大。

此刻昆明城外,明軍戰俘就高達五六萬之多。

吳三桂作戰遠不及多尼那麼盡心,他的俘虜就這麼多,多尼手上的戰俘估計要有十萬以上。

趙良棟正是因為想到這點,才無比擔憂蒙山軍對補給線的襲擾,吳三桂又何嚐不明白,他抬高多尼多少有些捧殺之嫌,萬一多尼這支清軍發生了什麼意外,那吳三桂可是求之不得,南明永曆不亡,清廷就必需要一直倚仗吳三桂,吳三桂可以趁機不斷擴充實力,以待時變。

畢竟,若非得已,誰願意背祖忘宗去做滿清的狗?

吳三桂當然也不願意,他有抱負,有野心,也珍惜自己的聲譽,世人都知道他是放清軍入關的大漢奸,可誰考慮過吳三桂當時的難處?

當時崇禎已死,大明在新皇繼位上存在不小的紛爭,而在國無新皇的情況下,吳三桂等於失去了效忠的對象,李自成雖然也是一個選擇,但闖軍攻破京城後,所作所為根本和強盜無異,城中富貴人家大半都遭受洗劫,吳三桂的不少親人也未能幸免,這讓他對李自成的大順充滿了惡感,心裏也斷絕了投靠李自成的想法。

可是不投靠李自成,吳三桂又遇到了個嚴重的問題,便是他手中空有十多萬關寧鐵騎,可謂兵強馬壯,但糧草軍餉卻無從所得,崇禎死後明廷對他的供給也宣告斷絕,不出三個月,他的大軍不鬧兵變,也要被餓死一半。

吳三桂無比困擾,滿清卻及時給他送來的橄欖枝,打出了為崇禎報仇的旗號要求吳三桂放其入關,隻要吳三桂答應,不僅糧草軍餉能給予支持,還有各種厚待,對於吳三桂的大軍也不會有任何插手,他還能像現在這樣把軍隊徹底掌握在自己手中。

滿清的條件堪稱誠意十足,而且以為崇禎複仇的名義入關,吳三桂也不能完全稱之為漢奸,那時還沒有留發不留頭的殘忍政策,滿清對漢人的各種文明侵蝕也沒有大規模的發生。

可是現在,吳三桂已經幾乎要坐實了最大漢奸的罵名,說幾乎而非徹底,乃是因為他還沒有親手殺了永曆皇帝。

吳三桂還有希望,重拾當年在山海關抗擊韃子的英雄讚譽,他談不上有什麼良知,可寧做偽君子也不想被當成真小人,另外從自己的利益出發,和滿清媾和也非長久之計,他不甘心日後被剝奪兵權,試問有哪個皇帝願意手下有個擁兵十多萬的將領?還是異族將領?

將來該怎麼走下去?吳三桂一直在問自己,他暫時得不到答案,隻能先從眼前出發。

吳三桂又看了眼身前躊躇不定的趙良棟,故作認真道:“擎之對蒙山軍的擔憂也不是沒有道理,這樣吧,我派人護送你去多尼郡王那邊,提醒他好好應對蒙山軍可能對後方的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