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留守(1 / 2)

貴陽城之戰中,張士清算是全心全意在幫蒙山軍守城,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親子張繼宗又不惜性命出城作餌,這些讓秦風對他的態度有所改觀。

蒙山軍諸將也不否認張士清的表現,可將貴陽城交到他的手中,難免讓人不服。

望著吵吵嚷嚷反對聲強烈的眾將,秦風突然意識到了問題所在,莞爾一笑道:“那好,你們說貴陽城應該交給誰?”

此問一出,吵鬧聲一下子就沒了,眾將麵麵相窺,每個人的眼中都冒出一抹炙熱的光彩。

孟達小腹被捅了一槍,當時差點就沒救回來,失血過多的他原本臉色蒼白如紙,此刻卻是紅光熠熠,渾然沒有一個重傷員的樣子,努力的挺直了腰杆,一雙眼睛瞪得像銅鈴一樣,還有意無意的瞅著秦風。

秦風悠悠一歎,有些感傷道:“相比我這個將軍,你們似乎對貴陽城更感興趣,全都一個個想把我拋而棄之呀!”

眾人一愣,隨即尷尬一笑,連說不敢。

人都有野心,軍人的野心無非在於統領千軍,鎮守一方,蒙山軍將士們勝仗打多了,心中的野心自然也大了,隻要錢糧足夠,以蒙山軍的威名何愁招不到人馬?貴州百姓紛紛來投就足以證明,因此將領們手上的兵馬必定會越來越多,少的是鎮守一方的權威和榮耀。

蒙山軍出擊貴州,原本的意圖是為了牽製多尼大軍,讓其不能安心南下,結果經過了貴陽城之戰,多尼大軍傷了元氣,減員相當嚴重,這讓秦風在內的很多人都生出了別樣的心思,蒙山軍殲滅趙布泰後,趁勢控製了廣西,那現在敗退了多尼大軍,豈不是也能占據貴州?

秦風還從來沒有外派將領統領地方,現在既然有這個意思,手下將領們如何能不爭取,根本就不在乎據守貴陽的巨大風險。

又經過了一番討論,最後還是秦風敲定,把留守之職交到了李賀手中,張士清作為李賀的副手,負責民生方麵的事宜。

對於這個安排,秦風也屬於無奈為之。按道理說,宋明輝是最有資格外放統領地方的人,可秦風需要他留在身邊,戰事吃緊時,也可以有一個能夠商量並且絕對信任的人,而讓其他將領留守貴陽,又怕會寒了宋明輝的心。

因此,秦風思來想去,發現李賀倒是一個不錯的人選,首先他不屬於蒙山軍嫡係,核心將領們對這個結果也許會不太滿意,可相互之間卻不會產生矛盾,因為都沒有得到貴陽留守之職,另外李賀過去是柳州府的參將,對於領導地方還是有一定經驗的,性格又屬於中庸樸實,不用擔心他會做什麼出格的事情,換作其他人,說不定會力爭表現,主動去找清軍麻煩。

眾將聽到秦風的決定後,神色雖有憤懣,但李賀對蒙山軍可是有大功的人,無人能把氣撒在他的身上,隻能勉為其難的默認了這個結果。

李賀卻是受寵若驚,連連說自己不能勝任,秦風態度強硬,表示不會改變主意,散會時還留下他一人仔細交代了留守事宜,告訴他以安民養民為重,萬一遭遇戰事,能守則守,不能守就果斷棄之,絕對不會因為失城而受罪。

至於交給李賀多少兵馬留守貴陽,秦風表示這點隻能靠他自己了,投效入伍的青壯很多,貴陽城裏富戶贈予的錢糧將全留給他,在羅明堂或者吳中平送來解決方案之前,招多少人馬由他自己決定,貴州各地提出歸附的抗清勢力也全部交給他。

總而言之就是一句話,秦風什麼都不管,貴州方麵的事情一切都由他說了算。

秦風瀟瀟灑灑的打算做一回甩手掌櫃,李賀百般不願隻能淪為背鍋的倒黴蛋,雖然這個倒黴蛋讓很多感到不適和嫉妒,但李賀倒是真的沒有太大的野心,他腦子裏隻想殺韃子為胎死腹中的孩兒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