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風在見到文安之派來的使者的第二日,就領著十幾個親兵,冒充商隊前往四川,當初在與郝搖旗告別時,秦風讓他告訴文安之暫緩攻打重慶,而從信上來看,重慶之戰還未打響,秦風隻要及時趕到四川,完全可以阻止那場給四川明軍帶來不小傷害的戰役。
經過半個多月馬不停蹄的長途跋涉,秦風終於來到了奉節,得到消息的文安之親自出城十餘裏相迎,作為南明朝堂名義上的領軍人物,他在對待秦風的禮數上,可以說做到了極致,秦風也有些受寵若驚,心中卻犯起了嘀咕。
上位者,禮賢下士是拉攏人心的一種手段,可文安之對秦風的禮遇似乎有點做過頭了,雖然秦風毫無疑問是當今天下最耀眼的一顆新星,但以文安之的資曆地位,完全沒有必要做到如此地步。
秦風對此本能的抱有一絲謹慎,於是在見到文安之時,忍不住打量起這位後世記載不多,身上卻沒有任何汙點,為大明鞠躬盡瘁的民族英雄。
文安之顴骨很高,兩鬢斑白,臉上布滿皺紋,兩隻深陷的眼睛卻是深邃明亮,看上去十分有神,更透著幾分銳利之色。
總體而言,文安之就是一個乍看上去親切慈祥的老人,可就是這樣一個老人,敢於獨自深入四川複雜之地,遊走於闖軍,明軍,以及各個地主武裝勢力之中,隻用了短短幾年的時間,便基本團結了四川所有的抗清力量,並讓大部分人聽從他的號令。
試問天下有幾人擁有如此能耐?
文安之對秦風極盡客氣,秦風對他也不敢有任何怠慢,一路隨行都慢了半個身位,顯示恭敬謙遜之意,文安之很能說話,東南西北暢所欲言,卻少有提及時局戰事,至於信中所謂的封賞更是半句沒有,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
二人說說談談,秦風漸漸發現了一絲不對,他們好像不是在往奉節的方向行走,忍不住問道:“督師,我們......”
文安之看出了秦風的疑惑,爽朗一笑道:“今日時辰尚早,老夫帶你去白帝城走一趟,那裏可是川中名勝,你不去一趟豈不遺憾?”
秦風微微點頭,心中卻想他來這裏不是參觀名勝古跡的,等到驅除韃虜,光複大明,有的是時間遊覽華夏的大好河山。
白帝城距離奉節不遠,秦風等人乘船駛到山腳下,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船太小了,仰望著頭頂上的白帝城巍峨高聳,就好像坐落在仙山頂上一般。
登上岸後,文安之指著白帝城背後的一片湖區,說道:“這裏就是草堂湖。”
秦風身邊的親兵們,無論是對白帝城,還是草堂湖都是一無所知,這個時代沒有汽車高鐵,沒有輪船飛機,很多人一輩子也不會考慮跋山涉水,曆盡辛苦的離開家鄉,去外地旅遊一趟。
鄧飛又一次展現出了他獨有的呆萌本色,摸著腦袋道:“草堂在哪裏?”他把草堂湖聽成了草堂,仿佛對眼前的一片湖水視而不見。
餘小林已經見多了鄧飛的習慣性犯傻,懶得出聲糾正,伸手指著遠處的一間破爛的小茅屋,說道:“你去看看,草堂裏估計別有洞天。”
眾人哈哈笑了起來,文安之眼中閃過一道異色,感覺秦風帶來的這些親兵很是特別,換作其他將領的親兵,很少敢輕易開口說話的。
秦風說道:“草堂湖很大程度是因為杜甫得名,那間小茅屋難道是杜甫的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