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風一刹那的豪情萬丈,引來眾人一片叫好。
文安之亦是擊掌讚歎道:“秦將軍說得好,當年成湯說出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的剛烈之言,吾等後輩怎麼能辜負先賢的教導?誓將韃子斬盡殺絕,重振我大明雄風!”
秦風謙虛一笑道:“督師是吾等後輩效仿之楷模,督師若是有命,末將一定竭力而為。”
蒙山軍的前身是蒙山衛的大明官兵,文安之則是兵部尚書,按理說雙方是從屬關係,秦風話中也表明了會服從文安之的命令,同時顯示了效忠大明的態度,免得被當做軍閥看待,秦風不想和文安之這樣的大忠臣產生任何隔閡,雙方坦誠相待才更有利於抗清大業。
文安之不知道有沒有聽懂秦風話裏的深意,臉上帶著淡淡的笑容道:“白帝城曾經是昭烈天子劉備的托孤之地,就在這個地方,昭烈天子讓後主劉禪拜諸葛丞相為相父。”他頓了頓,話鋒突然一轉,問道:“秦將軍覺得自己比起諸葛孔明如何?”
諸葛亮這樣的曠世奇才,無論史書中是否誇大,那也是神一樣的人物,秦風哪敢與其相提並論,搖頭苦笑道:“督師言過了,末將遠遠不如。”
文安之目光灼灼的盯著秦風,咬字極重道:“我認為秦將軍在智謀上可比諸葛孔明,無論是在衡州,桂林,還是廣西全境,以及你出兵貴州,再到剛結束不久的貴陽城之戰,秦將軍奇謀百出,每一仗都令人歎為觀止,老夫自小熟讀兵說,自認在兵法上還算有所造詣,可那些仗交給我來打,結果......”他感慨一歎,臉上帶著幾分自慚形穢之色。
秦風被說的渾身不自在,剛要謙虛幾句,忽然耳邊傳來一聲大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壯哉,諸葛丞相!”
文安之突兀的一聲喊,把秦風嚇了一跳,眼中卻很快變幻了一下,沉聲道:“諸葛丞相不僅才智過人,令人歎服,他的忠誠不二,更是千古少人,受人尊敬。”
說這話時,秦風目不轉睛的盯著文安之,文安之的目光亦是沒從秦風的身上移開片刻,雙方在對視中,似乎都想看穿對方的心意。
這一刻,秦風似乎明白文安之為什麼要帶自己來到白帝城,他應該是想借劉備托孤諸葛亮,來提醒秦風忠心比起智謀更加重要。
秦風很忠心,不忠心為什麼要南下勤王?又沒有像過去那些流賊一樣,妄自稱王,蒙山軍也一直以大明官軍自居,文安之何必刻意敲打秦風,難道是......
文安之收回目光,他從秦風的神色中看到的隻有真誠和坦蕩,這讓他很是滿意,將一封信遞了過去,說道:“這是靖國公的來信,他希望秦將軍有機會能去大昌一趟。”
靖國公是指袁宗第,原是李自成部將,任大順軍右營製將軍,封‘綿侯’,李自成遇害後,他與湖廣總督何騰蛟聯絡,走上了聯明抗清的道路。
秦風和袁宗第從沒有過任何接觸,利益上也無半點糾纏,他為何要給自己來信?
滿頭霧水之下,秦風還未打開袁宗第的信,文安之又遞來了另外一封信,信是郝搖旗寫來的,他是秦風的舊識,知道秦風來到四川,主動來信倒算正常,可緊接著文安之又遞來了第三封信,這封信的落款是劉體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