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想不到洪承疇區區一個文人,耳力卻是這麼厲害,竟能甄別對手的動靜,可心中多少有些懷疑,問道:“永曆有回來的膽量?”
除非永曆皇帝駕臨,還有誰能讓明軍發起歡呼?可永曆來的突然,他在外人的眼中,向來膽小如鼠,又怎麼敢親臨戰場一線呢?
洪承疇淡淡道:“你懷疑歡呼聲不是因為永曆嗎?”
吳三桂點頭道:“確實這樣,朝廷在永曆身邊埋了一顆暗棋,永曆一旦離開緬甸,我們應該馬上能得到消息。”
洪承疇臉色依舊毫無波動道:“現在昆明城被圍,消息一時片刻傳不進來也很正常。”
吳三桂否決道:“人馬雖然逃不過明軍的封鎖,但是有信鴿掠空,明軍的封鎖總不可能嚴密到連飛鳥都不放過。”
洪承疇抬頭向空中望去,隻見到浮雲悠悠,碧空廣袤,並沒有什麼信鴿,可他眼中終於有了分波瀾,沉聲道:“無論何種可能,明軍的士氣無疑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對於接下去的堅守,怕是更加困難了。”
吳三桂麵色凝重,低聲道:“萬一真的是永曆來了,那就麻煩了。”
洪承疇聞言楞了一下,嘴裏隨即發出一聲輕笑,說道:“此次南下,我們就是為了滅亡南明永曆,永曆能親臨戰場,對我們而言不正是難得的機會嗎?”
吳三桂苦笑道:“經略大人,這裏沒有外人,你就不要嘲笑本王了,萬一要讓朝廷知道永曆來到昆明城下,說不定會強令我們出城攻打,不管是勝還是敗,我們可都討不到好處。”
這話的潛台詞很清楚,出城交戰敗的話,吳三桂損兵折將,而且因為八旗精兵已經被他耗的差不多了,再損失就是他嫡係的關寧鐵騎,吳三桂可舍不得輕易損耗,這些兵馬是他在這亂世的立命之本。
而如果戰勝的話,永曆非死即俘,南明小朝廷也將宣告破滅,吳三桂對於清廷的利用價值會大打折扣,清廷肯定不願意讓外族將領掌握重兵,對付他是勢在必行的事情。
因此,吳三桂隻求永曆離他越遠越好,明清雙方最好一直處於僵勢,那他就能遊刃有餘的渾水摸魚,保證自身地位長久不衰。
洪承疇不鹹不淡的誇讚了一句,微笑道:“平西王果然是個聰明人!”
吳三桂老臉一紅,這讚美的話他不知道已聽過多少,可這句讚美直如抽了他一記耳光。但他畢竟久經世故,隻做沒有聽到,早傳令下去,命令城頭嚴加防備,應對明軍可能的夜襲。
城外的歡呼聲越來越響亮,永曆皇帝駕臨的消息也迅速傳播開來,大部分清兵都感到了無形了壓力,卻也少數人反起振奮之意。
永曆如果死在昆明城下,或許就意味著南滅永曆朝廷宣告勝利,天下一統也不遠了,清兵們已有厭戰情緒,隻希望戰鬥早點結束,殺死永曆無疑是最直接最迅速的方法。
顯然,永曆真的到來的話,將改變很多事情。
天色漸暗,吳三桂從城樓走下,不等他回到府邸,就有兵士前來稟告道:“平西王,白天守城時,我軍俘虜了一人,他說自己並非明軍士卒,而是從宮裏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