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偃師·無異(1)(1 / 3)

流月城中,百年時光匆匆而過,風物一如舊日。

人間的百年,卻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經曆過鬥爭、分裂、戰亂、一統、盛世,終成史官筆下寥寥數言。

人世間的悲歡愛恨、聚散離合,幾乎從未有片刻止歇。

這百年間,若論大事,便是前朝民不聊生、戰亂四起之際,當今的聖元帝,發於草莽、身懷天命,不忍生靈塗炭、百姓流離,乃手執五帝之首劍、巨闕射日弓平定亂世,建立新的王朝。

此後定鼎長安,太平治世,長安遂成為天下間一等一的繁華之地。

長相思,在長安。

長安千古帝都,繁華無數。歌哭喧嘩,沸沸揚揚,各種奇聲怪響,宛如世間繁華合唱,遮不了、擋不住,越過高牆疊屋、車水馬龍,傳入樂府,傳到樂無異的耳朵,令他平白生出幾分煩悶。

也難怪,此時的他不容打擾,因為在他麵前,正擺放著人世間最複雜精密的造物——偃甲。

偃甲的來曆眾說紛紜,據傳源自人皇神農,後經古時偃師發揚光大。偃師鑄鐵為輪,削木為杆,加以奇思妙想,貫注五行靈力,所造器物各有妙用,譬如自行研磨的墨條石硯、節省氣力的偃甲農具,以及能載人滑翔的軟木飛翼。

到前朝大偃師謝衣之時,偃術臻於大成。他造出的木鳥能飛,鐵馬能走,假魚能夠潛水,傀儡可以歌舞,某些精巧至極的巨獸能協助武士戰鬥,而最為傳奇的卻是——據說,他曾造出與真人一般無二的偃甲人。

人類血肉之軀,刀劍加身,難免死傷,偃甲乃鐵木所製,不知痛癢,舍生忘死,潛力無窮。偃甲人傳聞一出,各方垂涎不已,廟堂江湖屢次擄掠瓜分眾偃師。

偃術傳承極為不易,偃師本就稀少,經此劫難,愈發凋零。偃術零落星散,隻有最簡單的偃甲——“機關”,因簡便易用而流傳後世,並衍生出諸多門類流派。

至於偃甲巨獸,以及與真人極盡相似的偃甲人,則早已成為傳說。

謝衣閑雲野鶴、行蹤縹緲,如今距離他最後一次出現,已過百年,世人紛傳謝衣早已離世。偃術大成,是因謝衣;偃術開始衰敗,也是因為謝衣,可說興衰係於一人。

不過,謝衣之後,仍有人專注於偃甲之術。

偃甲之術,差之毫厘,失之千裏,拚接稍有失誤,就會功敗垂成。

對一個年方十七的少年而言,偃甲可說太複雜了些。樂無異盤膝坐在地上,神情專注,兩手執偃甲零件,正自接駁,細巧挺直的鼻頭上,滲出密密汗珠。

樂無異樣貌俊秀、輪廓分明,雙目為淺褐色,色若琥珀,額前一綹頭發,不時飄垂到眼前,他呼地一下,一口氣將那綹呆毛吹到頭上去,過不多時,呆毛又飄垂下來,擋在他兩眼之間,“呼”——

屋內的偃甲一共有三個,兩個已經完工,一個將要完成。偃甲上身四四方方,一個貼著“不要打雷”的符紙,一個貼著“不要迷路”,下體均雙鉗四足,鉗如蟹螯,足若馬蹄,均一般大小,有如孿生。

未完的偃甲身上貼著一張圖紙,樂無異盤坐地上,手持一把鋒利的小巧偃甲刀,正在木質關節導靈螺栓上雕刻螺紋。

偃甲刀鋒利,所過之處,木屑紛紛落下,片刻工夫,零件就已完成。

“兩寸四分六厘……”樂無異看一眼偃甲圖紙,拿起矩尺,衡量手中零件,“厚七分五厘!”他放下矩尺,滿意點頭,“好啊,分毫不差!”

吱嘎嘎,一隻完工的偃甲應聲掉頭,盯著零件,雙眼放光。這一刻,它似乎有了人性,看完零件,又看主人,眼神似乎好奇,試圖解開心中的疑惑。

“怎麼樣?有意思吧?”樂無異費了好大心思,才讓偃甲略具情誌——這已是當世難得的偃術奇觀,無異卻毫不自傲,因為他對偃術的追求遠遠不止於此。倘能像傳說中的前朝大偃師謝衣一般做出與真人一般無二的偃甲人,那才足以自誇。

小偃甲眼部輝光閃閃,探出鉗子,小心翼翼地觸碰零件。無異攤開手心,任它去碰。一碰之下,小偃甲像放了心似的,夾起零件,上下甩了幾甩,方確認零件並不像它一般靈巧多思。

無異收回零件,小心地裝到第三隻偃甲上麵:“它是你的同類,你也是這樣造出來的。”

小偃甲晃了晃鉗子,有如應和。

不久之後,偃甲組裝完畢,樂無異輕輕驅動,道:“來,向你兩位哥哥打個招呼。大哥是一號,二哥是二號,你就是三號。”

小偃甲揮動兩個鉗子,輕輕摩擦,兩個偃甲看看樂無異,伸出鉗子向小偃甲示意,小偃甲興衝衝地跑過去,不料手肘剛一動作,“哢嚓”一聲,胳膊掉落下來,接著,兩聲輕響,木質關節螺栓裂成兩半,跌落在地。

“咦,”樂無異難掩失望之情,喃喃自語,“要驅動強力偃甲手肘,發揮出十倍於現在的力量,螺栓必須堅固耐磨……剛木無法承受巨力,隻能改換材料,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