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AB聚會製(1 / 2)

報到後,易望最先看到的是總召集人“巴山”大哥,馬上前去自我介紹自己是來自成都的大州籍律師。

由於“巴山”大哥忙得暈頭轉向,一時間沒有聯想到是易望,弄得易望反複介紹了好幾次。

與“巴山”大哥招呼後,他們在幾位美女誌願者的招呼下入座。

這個時候,前來參加聯誼會的朋友正接連不斷的前來報到。

剛落座不久,易望就發現在會場的角落處坐著一位風度偏偏、留著長發的很有風情和藝術色彩的帥哥,憑直覺,那一定是他想認識的“屈默”大哥。

於是,他趕緊上前,遞上自己的律師名片,輔以口頭介紹,結果得知屈默大哥對自己也很早就開始注意了,就是沒有在現實中聯係過。

通過交換名片,得知屈默大哥現任廣州《白雲時事》執行總編。易望對他的了解不多,除了他名片上的身份外,全靠在網絡上的了解。

用他自己的話說,他“生於70年代,來自川東,喜歡自稱下裏巴人。

他說他自己,自讀書起就沒多大人生目標,率性而為,活得自在,過得坦然,雖然寂寞。沒有經曆人生大的挫折,卻是一個先天悲觀主義者。”

他“行走於世俗紅塵中,吃五穀雜糧,無法讓自己更崇高,隻得不斷的在他鄉尋找活得更自在的資本。

他大學畢業做過短暫的人民教師,然後在國企混了2年終於下崗。

為了生存,懷著悲情跑到南方,以文字的快感混跡新聞界。朋友日多,寂寞如初,日子卻沒多大改變。

後短暫經商,做得一塌糊塗。一番起落之後,便決定重新拿起筆,回歸文學家園,到一家報社做版麵執行主編,迄今已有年餘。”

他說他“渴望浪漫的人生,崇尚自由的生活,自由的表達。

他感歎,人生苦短,活著不易,擁有自由的生活更是不易。

他對自由的理解,就是人人都要有慈悲的胸懷,縱然你獨立行走在他鄉異地,你都不會有精神和心靈的枷鎖。

所以,他說自己喜歡一個人自由的穿梭在他鄉,喜歡他鄉的寂寞與孤獨,更喜歡在夕陽西下時望斷天涯的遊子情懷。

他說“畢竟人生是一場赤裸的悲劇,在哭聲中赤裸走來,最後還得在別人的哭聲中赤裸離去……所以,我得真實的活著,真實的記錄悲情人生的點滴曆程。”這就是易望認識的屈默。

通過這樣簡單的寒暄,易望就被旁邊的“中國農民”認出了。

“中國農民”原是四川新聞網的記者,他跟易望有過多次的網絡接觸和新聞上的合作,算是比較熟習的朋友了,那時,他在《讀者報》任職。

但是,他們也隻是網絡上的聯係和交流,仍沒有見識“廬山真麵目”,在這裏他居然先發現易望。

可想而知,易望當時是多麼的高興啊!

當即,易望本來打算與他合影留念的,可是轉眼他有事離開了,至今易望也未能與這位“中國農民”合影。

接下來,易望和他兒子分別與屈默大哥進行了合影,留著紀念。

就在這時,一位很熟習的麵孔出現在會場,易望我總感覺認識他。

簡短與屈默大哥話別,前往交流。

經打聽,原來易望還真認識他,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夜雨常飄瓦”,易望老家那個縣新聞網的主編、站長,蒙山論壇的“主事”。

同樣,寒暄、照相。

接著,聯誼會正式在“巴山”大哥的引導下隆重開幕。

召集人“巴山”大哥的開場白很實在,也很簡短。

他說,舉辦這個聚會的目的是為了讓大州的網絡寫手、傳統作家、網絡文學愛好者、大州寫作的前輩們尋找、創造一個交流平台,讓網絡作家、寫手與傳統的作家、專家、學者比翼雙飛,團結一致。

為了讓參會的朋友互相認識,主持人“胖哥”建議大家都一一自我簡短介紹一下自己,以便大家增進認識和了解。

通過介紹,易望知道參加這次聯誼會的朋友是人才濟濟,其中有教師、修地方誌的朱老前輩、有旦旦、天天、稻田裏的童話、水千允、人稱老爺子的華鎣樵夫、大愛無痕、巴山學者、水自流、中國農民等。

其中,還有大州市作協主席鄒先生、副主席龍先生、胡主席,名譽主席、中國作協一級作家宋小武老師、《西部潮》雜誌的主編餘明宣老師、人文地理專家鄧高先生、一杯清茶、等66位來自全國各地各行各業的大達州籍網絡作家、寫手、傳統作家、文學愛好者參加了這次聯誼會。

這時,易望才知道“巴山”大哥說的肖建軍律師原來就是他們以前一個律師事務所的同事,他參加“5、12”地震搶險救災的新聞報道還是出自易望的手呢,隻是他們不知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