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大意失荊州(2 / 3)

“那他們就甘心不做投資?”唐子風問道。

“有什麼不甘心的?他們還是會指手畫腳,但很快就收斂了。不過,他們也不是什麼省油的燈,馬上向集團打小報告,說楊帷幄搞獨裁,不把母公司放在眼裏。這麼一來,自然得罪了大股東,所以軍工集團對楊帷幄也是橫豎看不順眼。”

“原來楊帷幄的日子那麼難過。”唐子風不禁歎了口氣。

“局內人未必清楚。他不是還有很多宏大的理想嗎?唐總,你還有什麼疑問嗎?”阿德抬起頭問唐子風,“如果沒有,我就去坐你給我安排的飛機了。”

“好吧,最後一個問題,你們進駐海元證券的時候,財務狀況怎麼樣?”唐子風抽了一口煙說,這其實是他見阿德的最主要原因。

“虧損,巨虧,比媒體報道的數字還大,足足虧損了6億多元。”阿德搖搖頭,歎了一口氣,“其實楊帷幄這幾年還是很了不起的,但這又能怎麼樣呢?”

阿德想起楊帷幄剛兼並重組海元證券時招兵買馬、揮斥方遒的情景,不禁暗暗感慨,當時楊帷幄對他們說:“讓我們一起做點兒驚天動地的事情吧。”隻可惜後來發生了那麼多事情,如果讓他自己重新選擇,他寧可選擇重回當初的時光。但是一切都不可能重來,他發現自己或許就是這樣的人,不管是出於自私還是貪婪,自己骨子裏都沒法做到忠實與真誠,如今這一切似乎是注定要發生的。

“海元證券的賬戶都查過了嗎?”唐子風緊追不舍。

“你是什麼意思?”阿德驚訝道。

唐子風緊盯著阿德的眼睛,他察覺到,阿德的眼神中清晰地透露出四個字——“不明真相”。唐子風笑了笑,不禁對阿德生出一股憐憫,財務總監也算是身居高位,看來也隻是徒有虛名罷了。

阿德離開後,唐子風陷入了沉思。

他完全能猜到,楊帷幄肯定不甘心自己公司的大股東權捏在別人手上。他才不信楊帷幄含辛茹苦了那麼久,會選擇一直沉默。誰都不是孫子,至少原來楊帷幄做重陽證券的時候,在董事會已經是一言九鼎,入主海元證券後反而人微言輕,他怎麼甘心接受這樣的倒退?況且,混跡金融圈多年的唐子風自然知道這個軍工集團投資團隊的實力。毫不客氣地說,他們的確是一幫庸才,激進又銳意進取的楊帷幄,與他們產生矛盾是遲早的事。唐子風認為,隻要有點兒自己想法的,就必然會做這樣的管理者收購計劃。

不過,唐子風很快就沮喪起來。從阿德提供的財務資料上,他無法摸透楊帷幄的財技,他看不出這個管理者收購計劃目前的破綻,這個計劃看起來每個步驟都是合法的。

他想把阿德叫回來再問一下,但又想起阿德拿到機票時,眼神裏的那種放鬆。難道這是阿德故意留下的一個謎題?

唐子風叫來唐燁,唐燁一驚,馬上打了個電話給阿德。

阿德接起電話,仿佛早預知到對方會打來電話。他的語氣沒了之前的畢恭畢敬,他說:“至於這裏麵的財技,等我安全到達美國後再告訴你們。”

唐燁把聽筒猛地扔到了桌子上。

“他不肯說!”唐煥抽了口煙,“我曾聽一個圈內人說起這小子,說他當年想私吞一塊地,被楊帷幄發現後就一直懷恨在心。楊帷幄真是太不小心了,養了個奸人。”

唐燁繼續憤憤地說:“爸爸,你說,他這次會不會也騙我們,隻是利用我們逃到國外去?”

唐子風搖搖頭:“不要著急,他既然已經背叛了楊帷幄,離開中國就不是他最終的目的,他肯定還是想報複楊帷幄的。我猜想,他這麼做,隻是出於自己行程的考慮而已。”

“真是老謀深算!”唐煥從鼻子裏噴出一口煙,“等著,有機會我一定收拾他!”

“往往這些心思多又有才能的人,領導會有所提防,而他們也總是恃才傲物,在團隊中不得人心,背叛團隊,成為叛徒。”唐子風默默地說。隨後,他又將注意力放到了這份財務資料上。

“爸爸,弟弟不是在美國學金融的嗎?要不讓他看看?”唐燁提議道。

唐子風點點頭:“也好,順便讓他調整一下情緒。”

這幾天,唐煜陷入沮喪之中,他沒想到自己會在申強高速上失手,一直把自己關在辦公室。

唐煜從小到大都是優等生,天生思維縝密,他不知道這次邏輯上哪裏存在紕漏,竟然到最後都沒有掌握好節奏。

他還有另外一種複雜情緒,他知道,最後破壞這個計劃的人正是袁得魚。“刀疤臉”發回來的照片上,他不僅看到了袁得魚,還看到了邵小曼,這多少讓他有點兒傷心。

正在這時,唐煥敲了敲門:“老弟,爸爸找你。”

唐煜來到了唐子風的辦公室。

“我那個威風凜凜的小夥子去哪裏了?”唐子風打趣道。

“爸爸,你身體好些了嗎?兒子沒做好,讓你失望了。”唐煜強打起精神,對老爺子淺淺地鞠躬致歉。剛坐定,唐子風就遞給他一份資料。

唐煜投入地看了起來。看了之後馬上就不得不承認,這份管理者收購計劃是他迄今為止看過的最讓人眼花繚亂的一份。

在唐煜的概念中,違法管理者收購計劃一般有三種。最常見的方式就是找一家信托公司做質押,進行反收購。還有一種是發行債券,進行反收購。針對這一方式,後來一些地方政府允許發行債券,讓企業自身進行承債式收購,這就變得合法起來。最後一種是瞞著董事會,偷偷讓員工持股,再成立新公司,把股權打包進去。從思路與操作上看,楊帷幄都像是采取了第三種方法。

唐煜通過研究資料發現,早在1998年年初,楊帷幄就開始計劃並組成了一個以他為實際控製人的“海元聯合體”,其中包括39名自然人、兩名法人。同時,就在這個周末,楊帷幄將對海元證券在產權交易所掛出的60%的股份進行收購,與其他公司共同競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