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跨年鴻門宴(3 / 3)

“師傅,你們好像每個人都想做哈撒韋,但結果都被這個夢想套進去了。”袁得魚撓撓頭,“你有什麼異乎尋常的方法呢?”

“你有沒有覺得我的這份項目計劃書的名字很有文采?”

“嗯,這個名字還是蠻特別的——‘三放煙花’,師傅,我對你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你真的很有文學造詣。”袁得魚笑道。

“這是為師的自創,叫‘煙花理論’。”魏天行開始解釋起“煙花理論”來,“雨夜或者無人的後半夜,煙花無人欣賞,而在萬眾狂歡時,煙花自會綻放光芒。依照我的‘煙花理論’,牛股至少要放三次煙花,這就意味著投資要把握主流行情的主流板塊,要充分抓住牛市中的‘煙花’。”

“那師傅你怎麼知道一定會放三次煙花呢?”袁得魚進一步問道。

魏天行說:“這對普通人來說的確有些高深,但對為師來說是小菜一碟。曾經有一個叫皮亞齊(Piaget)的人發現了一顆小行星,他認定這是人類發現的第一顆行星,取名為‘穀神星’。但很奇怪的是,這顆行星後來就找不到了,很多人不相信他,說他看到的肯定是彗星,但他還是堅持己見,這件事情在科學界引起了很大爭議。這時,數學家高斯(Gauss)介入了,他自創了行星軌道計算理論,隻用一個小時就計算出了這顆行星的軌道形狀,並指出它將於何時出現在哪一片天空。後來,那顆行星果然出現在人們眼前。而我正是通過高斯的‘二次互反律’數學理論尋找牛股的運行軌跡,才得出這個‘煙花理論’的。”

袁得魚撓撓頭,沒想到師傅竟然有那麼高深的理論支持,他很佩服師傅出人意料的想象力。他繼續問道:“師傅,你上麵寫,米特要將在15個月的時間內放三次煙花。最近的一次是1998年12月,也就是說,現在正值第一次放煙花的前夕?”

“嗯,按照理論,我們已經在煙花綻放前擇機進入。我觀察過,這隻股的股價已經調整到合適的位置,一切都準備就緒了。”

“可我對這個並不感興趣。”

“我告訴你,這隻股票,秦笑也深入其中。還有,你別忘了,這隻股票也是唐燁他們基金公司的重倉股?”

袁得魚原本差點兒瞌睡,一聽到這裏,似乎又清醒了:“唐燁?原來你想一箭雙雕,既實現你極致運作的想法,又能對付唐家?”

“是的。我已在不同省市注冊了四家公司。”

“師傅,你什麼時候做這些的?”

“我可是行動派!對了,你覺得我們叫‘魏之隊’怎麼樣?聽起來是不是很有幹勁?”

“就我們兩個人嗎?”

“精兵強將,重在質量。對了,按計劃,眼下最迫切的莫過於找到一個股評家。”

“股評家?”袁得魚從來不看股評。

魏天行回憶起自己在參加實盤炒股大賽時,有很多觀眾說有個資深老股民講解得很有水準。後來那人果然一炮走紅,頻頻被邀請到電視、廣播上進行股評,還有一些證券報紙特意為他開設了專欄,那人擁有不少忠實讀者。

魏天行忽然大叫起來:“陽線!”他很興奮,自己還能想起這個股評家的筆名。

“陽線?”袁得魚好奇地問道。

“是股評家的筆名。他曾經慫恿大家買青山鐵業,美其名曰‘咬定青山不放鬆’,後來收益率確實不錯。”

魏天行他們第二天就馬上通過一家報紙找到了那個叫陽線的股評家。他現在已經成了佑海電視台《談股論金》欄目的常客,剛轉型做主持人,人氣很旺。

他們約的會麵地點在佑海電視台底樓的一個咖啡館。

陽線遲到了,他看起來稍稍上了點兒年紀,穿一件灰色西裝,頭發淩亂,乍看還是一副普通人形象。他打著哈欠說:“睡過頭了。”

袁得魚之前就聽魏天行說過,陽線嗜睡,好像不管別人什麼時候打電話給他,他都在睡覺。

陽線聽明來意,開門見山地說:“你知道我去電視台做個節目,人家給我多少錢嗎?你知道我現在在專欄上發個稿子,人家給我多少錢嗎?”

袁得魚是第一次聽到這個行業的價格,沒想到一篇短短千字的股評稿,竟然值3 000元,在電視台做5分鍾的嘉賓,有2 000元入賬。主持個活動,一個下午也可以是幾萬。袁得魚暗想,人隻要一出名,日進鬥金果真不是神話。

魏天行對陽線的盛氣淩人並不在意,隻顧自己慢慢說著對這個項目的構想。

他說完後,股評家竟然當即表示自己與他們“一拍即合”,理由是這個項目激發起了自己的“光榮與夢想”。

陽線說:“你們知道我為什麼能屹立不倒、名氣越來越大嗎?”

魏天行他們搖搖頭。

“你們看我的眼神,是不是看起來很誠懇、很認真呢?為什麼呢?因為我有追求,這就決定了我與大多數人不一樣,你們看我的節目就知道了。10個股評家有9個看到行情好起來就會說,砸鍋賣鐵買股票。看到行情不好,就說指數到多少點自己就跳樓。這一套實在太俗了,我有自己的語言體係,我在做工人之前是文學青年,你們相不相信?總之,你們跟我合作後會更了解的。”

袁得魚深感股評家就是股評家。

談好價格後,陽線得意起來:“我現在名氣大了,才有了挑三揀四的餘地,但我也是深明大義之人,也是從小散走過來的,我看好你們,希望你們能大獲成功!”

袁得魚看陽線走了之後,無奈地對魏天行攤了一下手:“你要做中國第一隻百元股,又有佑海首富相助,要是我跟你合作一把,再怎麼樣也能揚名立萬了。”

“難說,不過陽線與海元證券之前還真有點兒交情。”魏天行笑了一下。

魏天行很欣慰,一切都在按照預期的發展,有了陽線相助,他最滿意的是“魏之隊”有了雛形。雖然人數不多,但都是精兵強將。

核心團隊有了,魏天行覺得,接下來最迫切的步驟是如何建立分支機構。魏天行深知,要完成一個不可思議的大項目,需要更多資金墊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