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鳴聲不斷,看完了一卷古簡,項劍又開始沉迷於下一卷古簡中。
太上道祖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其意即能夠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夠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能夠戰勝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夠戰勝自我的人是真正的強者。
從小到大,人們都在努力了解別人、戰勝別人,活到如今,才知道那些小聰明小手段隻是讓自己或多賺點錢、或博點虛名而已。
有人說,錢多了名氣大了不好麼?也沒什麼不好,但也沒什麼好。貧者為衣食所累,富者懷貪婪之心。
無論是貧窮還是富有,都會有煩惱。自己羨慕的那些人,自己想成為的那些人,其實與自己一樣也有解決不完的煩惱。
道理雖簡單,但人們隻是裝著明白,然後不約而同走著同樣的路。在路上,不停的想著去了解別人,去戰勝別人。
“自知”、“自勝”,自知者“明”。什麼叫“明”?人們活在“無明”之中,受著無明之苦,還要承受著“無明之火”。
人們的情緒、各種造作,都來自於“無明”。如果能“明”,就沒有“無明”了,也就不會有那些情緒和痛苦。
自勝者“強”。即人最大的對手隻有自己。當人了解了自己,就會看見自己的一言一行,哪怕是那些不可觸摸的念頭想法,都是由各種欲望和習性支配著。
什麼叫戰勝自己?如果能不被欲望支配,就算戰勝自己了。
喝酒的人有酒癮,賭博的人有賭癮,好女色者被女色迷住;好權力者被權力束縛,好名者被名累;好利者被利毀......
世人忙忙碌碌,都想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但絕大多數人努力的方向錯了,他們以為戰勝別人就是強大,其實不然,能戰勝別人,隻算是有能力,能戰勝自己,才是真正的強大!
以前有位窮人,上山砍柴,發現了一盞燈。於是他用自己的破衣服擦了擦。燈盞中冒出青煙,竟出來了一名白胡子老頭。
老頭道:“我本仙,你既然擦亮了燈盞,我可以滿足你一個願望,你盡管開口,房室、錢財、權利、美女都可以!”
窮人想了想,道:“我還是不能太貪,我就想過一種生活:錢夠花就行,有點事做不太忙,平時沒啥煩心事,家人平安,身體健康,生活平淡就好。”
仙叟聽了道:“你這是要享清福啊!這是我現在過的日子,給不了你。”
如果真的讓這位窮人過上了他想要的日子,估計他會覺得,生活太平淡了........
這樣的人生,又有什麼意思呢?
平淡的想要坎坷,坎坷的卻又想回歸平淡。
無論平淡還是坎坷,其實都是“心”在造作。“心”造作隻有一個目的:讓人永不滿足。好比渴了想喝水,但喝下的是鹽水,喝過之後又會覺得更渴。
這也就是為什麼每個“成功者”,哪怕成了巨富,哪怕名滿天下,他們還是每日忙碌在名利場中。不是他們不想停下來,而是停不下來,“心”不滿足!
能降服“心”,也就是“自勝者強”了!戰勝自己,並不是把自己束縛住,強迫自己做一些事或不做一些事。
戰勝自己,是讓自己不被任何事物、欲望束縛住。
在修行的角度講:這叫出離。所謂出離,就是不再執著過去執著的事物。當人不再執著一件事物或一種習慣,它就失去了指揮擺布自己的能力,自己也就獲得了自由。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人必須出離所有的事物,才能獲得徹底解脫。當然,出離並不是讓人什麼都不去做,而是讓人不要被那些事物和習慣所束縛。
喝酒貪財,這隻是看得見的習慣束縛。看得見的那些,還比較容易“出離”。
那些看不見的“束縛”,往往會束縛人一輩子。放下不是避而不見,而是見或不見,心無波瀾。
那麼如何才能戰勝自己呢?首先,用一些小事來鍛煉自己的毅力。每個人都有些小毛病,自己知道,但一直沒認真去改。例如:經常酗酒、常常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