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泰來認為在睡夢中獲得三昧真火的第二步關鍵是從心息相依進入乾坤相交。
修行者把握活子時的動力,是心息相依,使身心定住不生一念,使陽氣上升,促使心腎相交,進而乾坤相交——這是道門睡功乃至內煉的基本法則。
龍歸元海,陽潛於陰。人曰蟄龍,我卻蟄心。默藏其用,息之深深。白雲高臥,世無知音。
“心息相依”實為睡功和內煉的入手法則!
睡功得效,次早舌潤而甘;不安適,次早則舌燥而苦,這是心腎交與不交的區別。
交時戀戀不舍,遍體微汗,舌本生甘,津液滿口。
道有睡功的理論依據是:睡中身心不動,如入禪定,禪定中,身心地真陽入我體軀,如甘露遍空,醍醐灌頂,周身酥軟美快,和暢如春,酣融如醉,身心柔軟。
《易》所謂“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中其中,而暢於四肢”,正是這種情景的生動寫照。
道門煉法簡而約,但對初學者有空泛之弊,密宗則言之頗詳,可與之相互補充,人微言輕入門方法,其法如下。
三是睡姿和觀想。
右側體臥,一手置腦前或腦後,一手則順勢向下,以自然安適為度;口要合,免口水外流。舌抵上齶,出氣短,入息長;身體彎如蝦,可守護精神。這種睡姿反複練習,慢慢養成習慣。
修行者保持警戒,先觀想自己,不可沉睡太深,亦不可淺睡。
沉睡太深則失戒心,淺睡亦不好,太淺如同失眠,失眠則火旺,損眼且損腦。這種功夫,要久久鍛煉,非一日之功。
然後觀想自身,經色透明,放射如紅寶石之光明。
照向整個天地,一切幻境全部破除無餘;或將心神置於自然之空中,也照向自己,自己如光明之體。
行者心神須集中於喉輪中的紅光時,靈力靜止時,便熟睡無夢;若靈力於喉輪中動蕩,則產生夢境,故用喉輪放紅光守護。?
早晨醒來,作寶瓶氣呼吸二十一次:先吐濁氣三口,徐徐自鼻吸入新鮮空氣,氣封於臍下丹田,閉息住久愈好,然後噴出;然後集中心神於兩眉之間的白色明點,大小如豆,光亮而不刺眼。
再於海底輪(會**)處觀想墨點明亮,則對所有夢境便能明悉,進而加以控製,進入即光亮又無夢的睡境。
睡眠時,觀想喉輪紅色明點,將看到此紅色明點變成極樂的世界,便能進入怡養身心的美好的夢境。
人因受環境的刺激,產生喜、怒哀、樂種種夢,千奇百怪,一切情緒會在夢境中發泄出來,但許多夢在醒後便遺忘了。
白天,思想容易自製,夜間,思想任意奔馳,夢境顛倒,無明、愛、憎等不易控製,對生命和修持中的一半病態。
通過有意識的訓練,把白天和夜間兩種不同的意識形態,把日間的修持和晚上的修持,連接起來,脫離夢幻顛倒,保持清淨光明內境的相繼,白天晚上均無妄念煩惱。
達到明悉夢境,轉變夢境,為內光明,禪定於夢境之光明,即在夢境中明心見性。?
四即睡功,最重守氣。
睡功最重守氣,修行者平時要盡量消除欲望,隻要行住坐臥能安適即可,不過分追求個人享受,飲食以素食為佳,不迷肉類。意識無止無體的奔馳,最耗人心神睡時隻求“真水下降”、“所元守一”。
如此一睡即醒,仿佛無睡,但精神則完全恢複。修行者若練睡功,可用“大溫養”的方法,臥著閉息,身子可弓仰互擺,方法一樣,靈助自然,效力更大。
睡功實質是內煉的一種方法,內煉的一切基本原則都適用於其中。
初學者不必好高騖遠,若一時達不到睡功要求不必勉強。
初級階段,練功根本不能代替休息,反而使人更虛弱和疲勞,開始隻求周身放鬆,自然入眠即可。
一味逍遙不管天,日高丈五尚閑眠。白雲深處學道德,一枕清風天地寬。
睡功到此進入大休大息,身心兩忘,什麼法子也不用,這才是深得睡功三昧!?
當然,如果擁有童子命格,從另一種角度講則可當普通修行者百年修行。
提到“童子命”,總會看到有人滿心欣喜,有人愁容滿麵。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反差?
欣喜是因為每個童子命,都對應著天上的星辰,這是普通人所沒有的殊榮。
所謂天命神受,天賦異稟,自帶天命,也必會有非凡的作為。而且若擁有“真童子”命,最大的福德是永不落地獄,命數到後回歸上天。
擁有童子命格,從另一種角度講勝過百年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