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道門產生之後對“道”有新的闡釋,但這個哲學基礎是根深蒂固的。
“道”依舊是飄渺無定、玄乎幻化但又最實在的存在。
但如何修煉、如何得道卻成為道教的主要特征。
得道的途徑與修煉的手段被稱為“術”,術在道門中即使不是比“道”更重要的,也是和“道”同等重要的。
道門並不是一神論,而是一種一元論,它的一元性隻體現在對於“道”的追求,得道才能成仙,“道”不是仙。
即道門中的神靈仙人是人修煉而成的,並不是像異域那樣,是異於人的最高存在,是異於人的純粹他者。
道門的仙是凡人修道而成的,仙是道士的楷模和終極目標。道門神仙的實質內涵是道,神靈仙仙不過是道的化身。
道士隻要掌握了道門的知識,在道的指導下修煉術,終究可以控製、役使神靈,還可以使自己最終成為神靈仙人中的一員。
道士追求的是得道,成為在各方麵都異於常人的人,人能學道,則變化自然,此即成仙的神秘狀態。
神靈仙人是人而非天生神靈為得道成仙提供了最實在的現實可能性。
道以不僅需要信,更需要修,甚至修比信更易於達到“得道成仙”的終極目標。
它固然有信仰的要素在內,但單純信仰是不可能達到道門的終極目標的,也就是說隻有信仰是遠遠不夠得道成仙的,這在很大程度上不同於“因信稱義”。
此時“術”作為“得道”的途徑、修煉的手段似乎變得比“道”更為重要。
術也者,所以製物也,動靜之數也。凡此皆道也。
術者,變化之玄伎也。道無形,因術以濟人。人有靈,因修而會道。
所以,道士們隻有按照“修煉之術”,才有望“會道”。
“道”隻有一個,是唯一的,但是“術”卻是各種各樣、雜而多端的,這些道術,大致可以分為六類:
一、養生術
如沐浴、服食、辟穀、存思、內視、按摩、導引、行氣、胎息、房中、武術等。這是道士個體修煉、以養命為主的種種方法。
二、神靈仙人術
如內丹、外丹等。這是道士直接追求“與道和真”,成仙不死的方法。
三、自然之術
如望氣、觀星、曆法等。
四、教團科儀之術
如戒規、軌範、齋、醮、符、籙、祈禳、卜筮等,這是道士群體修道和濟世度人的種種方法。
五、倫理之術
六、王道政治之術
這些道術無需一一加以解釋,但是每一個都潛存著神秘氣息,由內至外、由個人到群體。即使它們沒有表現出現實的神秘性,就像“道”一樣,仍然是道士們追求神秘體驗的最堅實根基,是獲得神秘體驗的終極保障。
在“道”的理論根基下,加以“術”的恒久修煉,道士才有成仙的可能性,得道成仙,長生不老。
至於得道成仙是怎樣一種神秘狀態,了解道士們追求的終極目標到底是怎樣的,並從中歸納出神秘主義在道教的一些特征。
在感受“大道”、與“神真”交流中豐富與完成自我的信仰與實踐,夢與神秘體驗是道門信仰與實踐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夢及神秘體驗,不斷與神真交流並得到關於道門實踐、幽冥世界及死後命運的誥示,可以說夢與神秘體驗貫穿了修道者的信仰與宗教實踐。
如忽然得病,不知人事,而不服藥不飲食,經七日乃豁然自差,說多有所睹見。從此容色瘦瘁,言音亦跌宕闡緩,遂難得複常。
第一,神秘體驗一般是忽然發生的,不在體驗者的日程計劃中,如忽然得病,在得病的這個過程中有所睹見。並不是體驗者想發生什麼就會發生什麼,一切都如他們所願,而是在神秘體驗的整個過程中,體驗者都是出於一種被動的狀態,完全被體驗對象所把握,體驗者的感覺、意識都被這個至大的對象所占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