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鮫革、犀兕以為甲, 鞈如金石,宛钜鐵釶, 慘如蜂蠆, 輕利僄遬,卒如飄風。

《荀子*議兵》有言, 楚國之兵鐵器犀甲,因裝備輕利, 所以打仗以快著稱, 他們進攻快撤退也快, 迅疾如風並不誇張。

楚人打仗速度快, 卻有一個很明顯的缺點,善攻不善守。

楚國自立為國八百年,滅國數百擴張迅猛, 但是諸多大國之中, 他們也是國都被攻破然後遷都次數最多的。

在常人眼中,攻守兼備才是最好的,楚國攻打其他城池的記載不計其數, 然而防禦的戰事卻寥寥無幾,從楚懷王到如今那麼多年, 他們的作戰風格就沒有變過。

婁林之役,徐國背叛與楚國的聯盟而依附於齊國, 楚國為此出兵討伐徐國, 麵對齊桓公召集的八國聯軍, 硬生生憑著軍隊的速度差點兒把徐國滅了。

兩棠之役, 楚國和晉國爭霸中原,楚國占盡了優勢擊潰了晉國,卻在晉軍戰敗逃跑時嫌棄人家連逃跑都不會,於是巴巴的跑過去,在戰車陷入泥坑無法前進教他們抽去車前橫木,在馬不走時又教他們拔去大旗扔掉轅前橫木衝出陷坑,打了勝仗不去追擊,反過來教敵方如何脫身,楚人如此不將人放在眼裏的做法氣的晉軍破口大罵,他們晉國不常打敗仗,沒有你們楚人那麼熟悉逃跑的招數,不打敗仗的軍隊,怎麼會擅長逃跑?

鄢陵之戰,被氣狠了的晉國占了上風,打的楚國連爬都爬不起來,而楚國的確和他們之前說的那樣,撤的迅速不等人反應過來就直接沒影兒了。

到後來,他們不和晉國打了,改和吳國打,那也是一落下風就開始跑,寧可丟了國都都不肯硬抗,緩過來之後就重新聚集軍隊再接著進攻,這麼毫無章法的打發,竟然真的將吳國打了回去。

或許他們覺得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所以楚國的城池最初都不防禦,建國至今八百餘年,國都郢都的城牆歲數還不及那一半大,足以見得楚人的心大。

天下國家不知幾何,連國都都不設防的國家還真沒幾個,楚人能攻破別國王都,同樣也守不住自家的地方,更有意思的是他們對王都的存亡並不在意,國都沒了,大不了換個地方整軍開戰再奪回來,多大點兒事兒。

楚國的以前幹出的出人意料的事情太多,正因為如此,嬴政才更不放心,楚人不善防禦,為了避免秦國將匈奴擊退後攻打楚國,肯定會在此之前就主動進攻。

楚人兵甲輕便,拚速度他們肯定拚不過,那就隻能從別的方麵入手了。

南方沒有養馬的地方,所以楚國最出眾的是水軍,隻在南方吳越一帶作戰尚可,打到北邊就不夠看了。

所以,因為地域的問題,楚國和北方的幾個國家交戰用的都是申息之地的步兵,楚國申息之師曾縱橫中原,可以說是楚國最強橫的一支步兵軍隊。

水軍如何暫且不說,隻和步兵想對峙,這兩人跟著蒙武將軍足夠了。

李信用兵不拘小節,楚人能跑,他比楚人更能跑,更有甚者腦子一轉想出來什麼主意還能陰他們一把,南方多丘陵沼澤,騎兵無法在那兒作戰,所以隻能派遣步卒,阿執的蒼雲軍是重甲,卻沒有尋常重甲士兵笨重的缺點,這時候與其隨著王翦防備著匈奴,倒不如去南方給楚國一個重擊。

而且,匈奴人來去匆匆,又從來沒有儲糧的習慣,隻要今冬過不了關,被揍狠了之後又是十年的安寧,而楚國卻沒有那麼容易拿下。

楚國這個占據了南方大片土地的國家,就算政權混『亂』宗族關係錯綜複雜,也不是短短一冬就能拿下來的,所以,他們這回做的並不是大舉進攻的打算。

可惜蒙驁老將軍年事已高,不然這次跟著坐鎮秦楚邊境,項燕就是有再大本事也絕對破不了他秦國的防線。

聽著嬴政的話,燕執沉思了一會兒,似乎知道這人將他派去楚國更深一層的意思了。

唇角上揚抬眼看著旁邊人的眼睛,燕執眉眼彎彎看上去格外乖巧,“一切聽你安排。”

匈奴那邊有王翦和李牧兩位大將在,若無意外,王賁和蒙恬也都會守在北地邊境,再加上羌廆手上另一路精悍的騎兵,打的他們連祖宗都不認識了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