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通給近衛前久送去了決鬥挑戰書。說是決鬥,但並不用刀槍之類。其大意是:是否允許用藤原姓是一門總本家植通的權限,近衛偽稱總本家並擅自允許外人用藤原姓,對此植通不能不管。事情由來皆因何為本家不明,故須將此事澄清,否則將來堪憂。九條、近衛誰為藤原一門的總本家,我將教授於你,請於七月十五日光臨紫野大德寺。
前久收到上述挑戰書,自然不會沉默。
“這個腰弓背駝的老東西,竟把我們當作旁係。好吧好吧,我也沒有回答,你把這個帶回去吧。”
這一方也是大筆一揮,草就一封挑戰書:
近衛、九條誰為藤原一門的總本家,我將教授於你,請於七月十五日光臨紫野大德寺。
除了近衛與九條兩家的順序顛倒了一下之外,雙方挑戰書的字麵完全相同。爭強好勝到了如此地步,不由人不甘拜下風。
這個消息迅速在公卿中傳開了,自然也傳到了秀吉耳中。兩位前關白太政大臣要進行大論戰,秀吉當然不能袖手旁觀。
這時,由於菊亭的才智,秀吉接任關白之事已經內定下來。
七月十一日,即在大論戰的前四天,秀吉就將取代現任關白二條昭實。內示中還講到,任命秀吉為“關白、內覽、氏姓長者”,許用兵杖牛車。
議論歸議論,商定的事還是迅速付諸實施,並收到了實效。不用說,仙洞禦所的施工行將完成,而近衛邸也是煥然一新。
“我也去拜聽一下這場論戰,行嗎?”
秀吉喜滋滋地探身問道,曾呂利和利休連連搖手勸阻道:
“這可不行。他們是在爭論本家的問題,而殿下現在名義上已是氏姓長者,即總本家的身份了。”
“怎麼,我成了藤原的總本家了?!”
秀吉瞪圓雙眼,反問道:
“我家原來真是鐮足公的子孫嗎?”
“不,不是這樣,不過身任關白後,就兼任氏姓長者,這是老規矩,所以殿下現在是總本家格……就是說,從禮儀規格看,殿下的身份比他們都高,所以不能輕易出門,隻能派人作為代理去聽。”
“是嗎,我出門不好呀?關白這玩意兒原來這麼不好玩兒呀!好吧,那就派學者德善院去吧!”
“這就對了。”
於是,秀吉便派了僧侶打扮的前田德善院趕赴大德寺,擔當這次大論戰的裁判。這位德善院原是信長寵用的比睿山的僧侶,此後不久被秀吉任命為京都的所司代。
老虎的咆哮
這一天,大德寺的客殿裏氣氛十分緊張,雖然是盛夏又時當正午,大殿裏的人們仍然感到絲絲寒意。
兩位前關白太政大臣,衣冠束帶地來到這裏,決定哪一方是藤原一族的總本家,這真是前所未聞的稀罕事。
民間把姓氏的分類稱作“源、平、藤、橘”。從數量上看,藤原氏占壓倒性優勢,有近藤、齋藤、佐藤、傣藤、權藤、後藤……即使在今天,全日本一億人中的半數都是藤原係。秀吉就任關白,引起了這場氏族大論戰。對這場論戰,人人都十分關心,前來旁聽的群眾擠滿了寺院。
當然,誰也沒有想到今天會來這麼多人,所以論戰主持人決定論戰裁定結果以後另行通知。然後,兩位主角靜靜地登場,走到大客殿中央。
這時,兩人的座次上出現了問題。由於雙方都主張自己是總本家,一步不讓,所以最後隻好以年齡而定。
於是,九條植通坐到了左邊,近衛前久坐在了右邊。仲裁人兼證明人,除前田德善院外,尚有僧侶三人、公卿三人。聰明識趣的菊亭晴季不會到這種地方來的。
他認為反正秀吉已被內定為關白,這場論戰至多也隻有利用價值了。
兩人相對落座後,前久先開了口:
“玖山入道(植通),你多大年紀了,竟然還不明事理,對我龍山(前久)允許羽柴秀吉使用藤原姓之事頗有微詞,豈不有欠思慮嗎?”
由於知道對手耳背,所以他說話聲音非常大,聽起來就像敲響了一口破鍾。
玖山雖然耳背,但皮膚卻仍有光澤,初看去像是平清盛再老幾歲的模樣。他兩眼一翻,馬上答道:
“這是最近才出現的異說。授予藤原姓的權限應在總本家,即我家。說起來,五攝家雖說是同格,但如不對我們總本家事先申明,就是近臣家也不能隨意賜姓。”
“入道,這是你學問不足了。”前久看穿對方就要開始賣弄學問,故先下手為強,有意這樣嘲笑道。
放浪關白的鐮刀
“什麼,您說什麼?說學問怎麼啦?”
耳背的玖山九條植通將一隻手搭在耳朵後麵,身體前傾反問道。於是,近衛前久龍山挺一挺腰板又說道:
“我說,可惜入道學問不足。”
“學問不足?有意思!龍山殿下有什麼樣的學問我不知道,可作為藤原一族,連我家的家係都弄不清楚,實在是近來我見到的最令人吃驚的缺乏常識的人了。說起來我九條家,出自太政大臣忠通之子,月輪關白兼實,其孫道家的長子教實始稱九條,這是始端。其後代代多出有皇後、女禦,並一直為氏姓長者,這些沒有人不知道。近衛家說起來隻能算是我家的一支旁係……”
“哎,入道,請等一下。我說你學問不足,就是指這件事。”
“什麼,您又說我學問不足?”
“是啊,真拿沒有學問的人沒辦法。”
近衛前久的戰術似乎是故意激怒對方使其疲勞,他用笏輕輕地拍打著右肩,態度十分從容。
“指責我們沒學問,實在無禮,豈能放過。”玖山入道趁機探身說道,“要說亡命江湖行路多少,我甘拜下風,但若要在文學上非難,則恕難從命。從前,推古帝的時代廄戶皇子登臨峰岡時曾言:我壽後(死後)三百年之後須遷都於山城(京都)。果然,到恒武帝時,京師九條號令遷都山城之國長岡。《伊氏物語》中也有記載:昭宣公慶賀四十之壽於九條家……我家自右大臣師輔以來,累世相傳為氏姓長者,如此事實不容爭辯。近衛家不經我家應允而輕易賜姓他人實為不當,豈有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