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靖遠號試航天津衛,馬球場姐弟比騎技(二)(1 / 2)

乾清宮裏,王閣老像往常一樣唾沫橫飛、談古論今,給小皇帝講了一大通道理,小皇帝不敢插嘴、更不敢反駁,盡管王閣老嚴詞恭敬,沒有絲毫僭越的表現,但是他還是看的出王閣老生氣了,而且是暴怒的那種,但是說實在的,他並不覺得自己說的有那裏不對。

皇爺爺確實經常出京城,到處遊玩,這些在他的起居注裏都詳細記載過,縱使如此,皇爺爺不照樣受到群臣和百姓的擁戴,再次登基了麼;還有太後確實是個女子啊,她是很有本事,但是她現在隻是垂簾聽政而已,等我十六歲大婚,她必須還政給我,在後宮頤養天年的,我現在八歲,她代理朝政也隻剩下八年時間了,當一個太後又不需要多大的本事,那時候我有了皇後,皇後會管理後宮,和我一起孝順太後的,讓太後頤養天年。

可是王閣老為什麼這麼生氣?小皇帝不得其解,從三歲起這個老頭子就一直是這樣的,動不動就一大通說教,我反駁一句,他能引出一大堆聖人明君的話來堵回去,算了,我還是什麼都別說了,乖乖聽話,他還能快一點結束。

上午去了貢院那裏玩,中午剛吃完飯就被王閣老堵在書房教訓,小皇帝覺得好困,想要睡個午覺,強撐著在聽,他覺得有些委屈,在王閣老教訓的時候,他不能喝茶,不能吃點心,尿急了也不能去蹲馬桶,否則就是對閣老不尊敬。

王閣老今年七十八了,站著說了那麼久,此刻體力有些不支,越老的的人越是不服老,此時他和小皇帝一樣,也是強撐著再講課。終於說完了,王閣老期待的看著小皇帝,“皇上可曾明白了?”

小皇帝忙不迭的點頭說道:“朕聽懂了。”

王閣老說道:“那就請陛下說一說老臣剛才話裏的意思。”

小皇帝說道:“為君者,應當勤奮明理。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身為天子,是國之根本,不能擅自出京。女子德行重要,才華也很重要,太後德才兼備,朕要好好向太後學習。”

孺子可教也!王閣老滿意的點點頭,說道:“皇上明白就好。世間分男女陰陽,但是智慧和能力是

不分男女的,女子有才,男子也有無能之輩,世間賢能者皆是皇上的良師益友,學習其長處,親賢能,遠小人,方能成明君。”

小皇帝點頭稱是,王閣老告退,小皇帝還命內侍抬了轎子送閣老回文淵閣。王閣老走後,小皇帝火速跑去蹲恭桶,然後洗手吃了兩塊點心,困意上來,正欲補眠,又想起王閣老說的聖賢之語,大下午的睡覺好像不合適,便強打起精神,叫內侍鋪紙磨墨,打算寫幾幅字趕走困乏。

這個小內侍頗為機靈,看著小皇帝嗬欠連天,便提議說道:“王閣老說過,君子精通六藝,禮、樂、射、禦、書、數,皇上去年就開始學騎馬了,如今是早春,不如去騎馬踏青,練習騎術如何?”

踏青!好像很不錯哦,小皇帝有些遲疑的說道:“可是這幾天都沒有騎射課。”

小內侍說道:“您是皇上,金口玉言,您說有就有啦,不過是把這個月的騎射提前到今天而已,並沒有耽誤讀書寫字的時間。”

小皇帝一想,說的對啊,便棄了紙筆,去禦花園騎馬踏青去了。一到禦花園,遠遠就聽見陣陣馬蹄聲,還有男女的說笑聲,見一男一女並轡而行,正是自己的長姐,還有伴讀曹熠,曹熠是錦衣衛指揮使曹核的兒子,今年十二歲,因臨安大長公主的原因,他和小皇帝也有親戚關係,平日裏君臣相處的還不錯。

大公主珍兒和曹熠在小皇帝前麵下了馬,曹熠行了一禮,珍兒則笑道:“聽說弟弟今天去貢院了,怎麼想去哪裏?莫非要化名考個狀元回來?”

小皇帝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並沒有否認姐姐的猜測,說道:“朕那點學問還不夠資格進貢院。”

珍兒指著曹熠笑道:“他方才還說,打算明年去考秀才呢。你們都是喜歡考功名的人。”

曹熠客氣說道:“臣如何敢和皇上相比,臣就想去試一試,看看自己的學問如何。”

小皇帝詫異問道:“你家是世襲武官,你是曹指揮使的嫡長子,將來要承襲爵位的,要考也考武

生,怎麼想到要考科舉了?”

曹熠說道:“秀才和武生都要考的,選武生臣的年紀還太小,力氣和身量還不夠,等過幾年再考。秀才沒有年齡限製,臣去試一試,反正落選了也沒關係。”

小皇帝讚道:“虎父無犬子,真是文武全能的人才。”

珍兒捂嘴笑道:“曹熠剛才和我賽馬,三局兩輸,是我的手下敗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