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星期三以後,我就不一定買了。
7.這是我們的生產計劃書,假如你不能如期完成,我們隻好另請高明。
8.我們的財務年度在12月9日就要結束了。
9.我明天就準備返程,你究竟接不接受這個價格呢?
經驗告訴賣主,某些最後期限能夠促使買主決定購買。以下的9個方法,可促使原本無心購買的買主決定購買:
1. 7月1日以後價格就沒這麼便宜了。
2.這個大優惠隻在15天內有效。
3.大拍賣將於6月30日截止。
4.如果您再不惠顧,我們就要倒閉了。或者是,結束在即,大拍賣,欲購從速。
5.如果你不在6月1日之前給我們訂單,我們將無法在6月30日之前交貨。
6.生產這種貨物,需要整整8個星期的時間。
7.唯有立刻訂貨,才能確保買到你所需要的貨物。
8.有艘貨輪將在本日下午2點開船,你要不要馬上購貨,趕上這班船呢?
9.如果你的貨款明天還不能到,這些貨物就無法為你保留了。
在這些“時間圈套”麵前,我們應該注意到,裏麵提到的時間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編造的,所以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一定要慎重地選擇對付的措施。而在己方運用時間圈套的手法時,一般是在談判形勢對己方有利,對方欲達成協議的心情比較迫切時才有效。倘若形勢本來就對己方不利,而對方又不急於成交,那麼這種時間圈套不但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反而還會損傷雙方的和氣,給談判的雙贏結果設置障礙。
由上麵這些時間圈套可知,時效的壓力對談判來說是很嚴肅的,它迫使人們迅速做出抉擇。一旦有一方接受了時效的條件,那麼談判的後果就難以預料了。
另外,在防範時間圈套的同時,我們還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談判者的思想集中程度一般會隨著時間發生變化。也就是說,在談判的開始階段,談判者的思想集中程度一般都會很高;進入中段之後,思想集中程度會漸漸下降;在臨近談判結束時,談判者的精力又會形成一個高度集中的高峰。這種變化曲線也同樣適用於在一段時間裏進行若幹次的談判:如果某項談判要進行6個星期,那麼在一開始的半個星期左右,人們的精力總會比較充沛而集中;在接下去的5個星期裏,談判者精力的充沛程度和思想的集中程度會逐漸下降;在即將結束的最後一兩天裏,人們又會出現“最後衝刺”式的精力高漲和思想集中。顯然,在精力充沛和思想比較集中的時期去運用時間,其有效性往往會大大提高。這說明讓步的期限應集中在“最後衝刺”的階段,無論對買方還是對賣方都適用。
大部分的妥協都是在最後發生的,這就要求談判者一定要有耐性。談判者應盡量控製情緒,冷靜尋找有利時機。忍耐總是有回報的,等一等,忍一忍,事情或許會有轉機。
談判時,最好的策略就是別讓對方得知你的截止期限。截止期限是人為的產物,它的彈性遠遠超出人們的意料,絕不要盲目遵從已設下的期限,考慮一下超過期限的後果是否值得,再做決定。
不要被對方冷靜的外表所迷惑,無論是誰都有期限存在,在他們沉穩的麵具之後有時隱藏著巨大的壓力。
我們要在肯定有相對代價時,再做承諾。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一般而言,一蹴而就的交易通常不是最好的交易。往往在交涉的最後階段,由於對方的改變,我們會嚐到更甜美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