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沒有一個收藏目錄?”李成蹊很奇怪的問一句,張雲西搖搖頭:“有,你等一下。”說著話,張雲西離開一會,回來時手裏多來了有個木盒,遞給李成蹊:“上麵的鉛封,必須你親手打開。看仔細了,鉛封上有印章。”
李成蹊低頭看了看,果不其然,上麵有印章留下的痕跡,一看就知道是自己身上帶著那枚傳世的印章,沒人敢仿造。張雲西遞過來一把鐵鉗子,間斷已經帶著鏽跡的鐵絲,打開木盒子,裏麵是一個文件袋,文件袋上也有蠟封,蠟封上也有印章留下的印記。
可以說,想打開這個盒子而不留下任何破壞過的痕跡,真是太難了。
打開顏色暗黃的文件袋,裏麵是一本小冊子,線裝的版本。抽出來一看,是一份目錄。
李成蹊隨意的掃了一眼,第一眼就看見一件元青花梅瓶,嘴角抽了抽。
“在國內,老掌令手裏一共就兩個庫,其中一個你已經知道了,這是第二個。不要懷疑我說的真實性,建國初期,老掌令捐過一批文物國家,二十年前又匿名捐了一批。第一批還好一點,第二批你知道怎麼樣麼?石沉大海!後來那批捐出去的文物,陸續在市麵上見到一些。”老許一番話,說的李成蹊眉頭能夾死蚊子。
這話可不是亂說的,有的人底線根本不是你能想到的。
“你的意思,國外還有庫?”李成蹊突然想到了這個問題,老許笑道:“多新鮮啊,沒有才怪了。近代華夏,多少好東西被搶,你又不是不知道。”
“國外有幾個庫?”李成蹊想了想,還是問來了一句,老許翻眼珠子:“我怎麼會知道。不過我知道兩個人手裏,肯定有庫。”李成蹊楞了一下:“誰?”
“管櫻!莊慕思!”老許的回答,李成蹊聽了一口氣被堵的難受,還是被人算計了啊。
“嗯,我知道了。”李成蹊不動聲色,就當什麼事情都沒發生。
收起盒子,李成蹊看看洞口:“需要等多久?”張雲西笑道:“十分鍾差不多了。”
等了十分鍾,張雲西拿著手電在前麵先下去了,腳下是一道石階,一路往裏延伸。張雲西還在介紹:“這個庫建成於崇禎年間,後來多次修繕。我也就知道這麼多。”
“這麼長的曆史,庫藏不是裝不下?”李成蹊又問了一句,張雲西笑道:“沒那麼誇張,庫藏裏非精品不收的,遇見個荒年之類的,還得賣掉一些籌錢。聽我師父說過,抗戰的時候就賣過一批,不過都是一些一般的文物。”
走到底的時候,李成蹊抬頭一看,手電往上照,目測高度有四米。低頭看看,青磚鋪地,往前看,眼前是一排一排的架子。
https://www.biqiugege8.com/book/23798/15046046.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