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聞之大為傷感,發恨道:“雖然隻有荊南四郡之兵,我亦敢強抗韓易矣。”遂與周瑜登舟,領兵北伐劉表,望江陵殺來。
黃祖將水寨立於華容,每日出兵來往大江之上阻截孫軍。孫策不得過江,隻得與周瑜計議先取公安再說。公安守將為黃祖部將蘇飛,領兵五千鎮守。聞知孫策軍來,急遣使向黃祖告急。
孫策揮兵強攻公安,黃祖派其子黃射,部將張碩領水軍兩萬人停靠江南,以強弓大弩支援公安,公安城不得下。正惆悵間,忽然黃射軍船火起。
卻原來是有益州的錦帆賊甘寧,欲投孫策。見孫劉大戰,於是在上遊備火船二十艘,順水而下放火燒船。周瑜乘勢領水軍強攻,黃射大敗,張碩被殺。
孫策大喜,重賞甘寧,並乘勝攻城。時有勇將周泰、董襲奮勇登城,手殺百人。公安將破,蘇飛不得已投降孫策,孫策遂奪公安。
黃射戰敗,黃祖兵力不足壓製荊南水軍,與周瑜屢戰屢敗,隻得龜縮華容不戰。恰好有劉表前軍蔡瑁領三萬大軍南來,水路又有劉表派遣外甥張允統領兩萬水兵支援黃祖,黃祖聲勢複振。孫策依舊不得過江。
新投之將甘寧獻計從陸路取夷道,偷渡夷陵。孫策納其計,令甘寧領八百水賊夜離公安,親自擇精兵萬人攻取夷道。夷陵守將不備,遭至甘寧水軍奇襲,慌忙棄城而走。孫策一軍遂安渡大江。
孫軍登岸後,分兵兩路,一路由程普領三千人直取臨沮、編縣,並虛強聲勢,欲阻劉表後軍。一路孫策親領,直取枝江城,以迫江陵蔡瑁一翼。枝江有劉表部將霍篤、霍峻鎮守,二霍善守,孫策軍不能攻取,恰遇蔡瑁親領大軍兩萬來救。孫策隻得回身迎戰蔡瑁。
蔡瑁引軍出迎,布陣於野。孫策列成陣勢,出馬於門旗之下。望見蔡瑁軍兵勢不整,孫策全副披掛,出馬挺槍於陣前叫戰。蔡瑁引四將出馬,為同族兄弟蔡中、蔡和、蔡勳及大將呂介。
蔡瑁揚鞭大罵:“孫氏鼠賊,安敢侵犯漢室宗親境界!”便令蔡中搦戰。
孫策飛馬直取蔡中,戰不三合,蔡中被孫策生擒過去,撥馬回陣。蔡和、蔡勳,見捉了蔡中,挺槍來趕。雙槍剛搠到策後心,陣中甘寧望見,扯弓搭箭,正射中蔡勳麵門,蔡勳應弦落馬。
蔡和見蔡勳墜地,吃了一驚。恰好孫策回頭,望見蔡和馬到,大喝一聲,聲如巨雷。蔡和驚駭,倒翻身撞下馬來,破頭而死。孫策到門旗下,將蔡中丟下,已被挾死。一霎時挾死一將,喝死一將,自此人人皆呼孫策為“小霸王”。
蔡瑁一日內連失三弟,心內絞痛不已,揮兵與孫策軍大戰。孫策軍勇將良多,韓當、周泰、甘寧、淩操、陳武、董襲各奮勇突陣。孫策更是勇不可擋,又陣斬大將呂介。孫軍以寡淩眾,當日殺得蔡瑁兵大敗,屍橫遍野,斬首萬餘級。餘下人馬大半投降孫策。
霍篤、霍峻畏於孫策兵威,棄枝江望襄陽方向而逃,孫策遂取枝江。稍稍整頓兵馬,再向江陵奔來。蔡瑁軍於枝江之戰大敗,一時間畏敵如虎。雖有萬餘軍隊,多於孫軍,卻不敢與孫策交戰。
孫策膽大,以寡兵圍攻江陵,更下令三麵攻城,隻留北門放走。蔡瑁在城中苦盼劉表來援,不想劉表卻在宜城被程普偏軍所迷惑阻截,一時不能南下。
當夜孫策命陳武、淩操短衣持刀,遊過護城河,首先爬上城頭放火,並大叫城破。城上劉軍亂奔亂嚷。蔡瑁望見城上火起,驚懼非常,不辨真情,就上馬投北門而走。
背後孫策引軍趕來,大殺一通。蔡瑁再次大敗,隻餘四、五千人望當陽而逃。又聞編縣有孫軍阻路,更棄當陽從小路逃亡宜城。
宜城劉表得見敗軍,蔡瑁直言孫軍勢不可擋。蒯良力勸劉表斬蔡瑁之首,以振軍心。劉表不舍,引軍望襄陽而退。
陸軍戰敗,江陵失守。荊州錢糧大半被孫策所得,聲勢大振。黃祖水軍見屯軍華容已無作用,於是棄華容轉進漢水,孫軍大部始得過江。孫策繼續領陸軍北上,令周瑜領水軍船隻進泊漢江,攻取竟陵。
劉表見孫策軍咄咄逼人,一路北進,各城聞風而降,荊州動蕩。劉表深恐不敵,再次問計蒯良。蒯良勸劉表引南陽韓軍南下,劉表始終遲疑難決。
孫策大軍直逼襄陽城下立寨,劉表再次派遣麾下大將文聘、王威、親侄劉磐等,領兵四萬出戰。然而孫策勇猛無敵,荊州諸將再次大敗而回。孫軍不見減少,反而愈見增多,最後更引大軍圍困襄陽城強攻起來。劉表終於下定決心向韓易告降,請求援軍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