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忠聽到了哨兵報告的消息後頓時心中一樂。
因為臨行之前主帥便已經交代過,這精山據點雖然難攻易守,可是精山覆蓋的麵積卻極其有限很容易被騎兵繞開。因此隻要漢軍繞過精山那麼韓忠即可帶兵殺回,配合南陽守軍對漢軍進行裏外夾擊。
於是韓忠立馬下令,命令部隊即刻下山配合南陽守軍圍剿漢軍。
不過這三千人的部隊剛一下山,卻發現原來已經朝著南陽而去的漢軍官兵此時正嚴陣以待的守候在了山下。
看到兵馬齊備的漢軍官兵,韓忠心頭大駭,料想定是中計。於是趕忙呼著部隊掉頭回營。隻是這三千黃巾賊還未來得及回頭,便聽到身後已然是喊殺聲震天。原來是趙破虜的三百人從密林中殺了出來。
本想著夾擊漢軍,不想此時卻被漢軍夾擊。這黃巾軍雖然在人數上有著優勢,可奈何多數都是被強征的平民,根本形不成戰鬥力。
再加上被如歸營這般前後夾擊,三千人一時間慌作一團瞬間就被如歸營給衝的陣型全散。
陣型混亂之下,這群黃巾賊深動形象的解釋了王珙為何寧願少兵也不要庸兵的原因。因為一旦在危機時刻,精兵往往能爆發出比平時更強的作戰能力。而庸兵則隻會添亂製造更多的恐慌。
此時如歸營的弟兄們並未真正的發力,趙破虜的三百人剛同黃巾賊有了接觸。那三千人卻已經是亂做了一團漿糊,任憑軍中的主將韓忠連斬了六七名怯戰的士卒,可依舊還是不能阻止逃跑的勢頭。
三千人各自為戰,膽小的便已經開始找準時間朝戰場外逃跑,一時間漢軍還未動手對方光是踩踏便已經死傷過百。而韓忠更是被慌亂的屬下給不小心擠下了馬。
見此,王珙自覺時機已成。隨著他一聲令下,七百騎兵開始朝著韓忠的部隊殺去,一時間如歸營的士卒就好似狼入羊群。
三千對一千的戰鬥,不到半個時辰便在如歸營的完勝下結束,且戰果喜人。
對方大將韓忠被自己的士卒踩踏而死,黃巾軍三千人,共有六百人逃散,死傷一千餘人,千餘人被俘,而如歸營全員士卒損失不過二十人。
而更為喜人的是,當王珙一行來到精山的大營裏竟然發現大營中居然還留存著不少糧草。
在士卒的估算後得出,這些糧草基本夠如歸營的一千來號人吃上近兩個月的時間。王珙此前之所以讓部隊隻攜帶幾日糧草輕裝上陣,為的是發揮騎兵機動性高的優勢。而攜帶後勤補給的團隊,勢必會拖慢部隊的行程。
現如今在大營中發現了如此之多的糧草,王珙看了看那被俘虜的一千多號黃巾軍,又看了看充足的糧草,心中似乎燃起了想要幹場大事的欲望。
韓忠聽到了哨兵報告的消息後頓時心中一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