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何為亂賊(1 / 2)

“這不是人的原因,或者說不完全是人的原因,說到底是製度的問題。”

董卓倒是第一次聽到這種說法,頓時有些好奇。

“什麼叫製度的問題?”

“世家豪門之人把持朝綱,而後又在地方之下霸占土地,逼迫鄉民,以至於四野之民無立錐之地,民無立錐之地,則流民叢生,流民一生便天下難安,禍事自然也隨之而生。”

王珙這話要是大張旗鼓的說出去,那也是很有一些犯忌諱的事情,畢竟現在各地官府包括朝廷在內實際上是被世家豪門所把持。

而從大漢朝的察舉製出發,以及考慮到這個時代的識字率來看的話,所有能讀得起書,能當的上官的人裏,幾乎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寒門,絕大多數都是世家子弟。

雖然官府時不時的敲打一下世家撈點好處是普遍存在並且被人接受的事情,但是要是誰膽敢真的打出來反世家的旗號的話,八成會遭到世家豪門猛烈的反擊。

即便是王珙自己也沒有徹底和治下的世家撕破臉,走的依舊是零敲散打的路線。

而且從現實角度出發,現在的大漢朝除了那些世家子弟以外,真正的讀書人其實也不多,要不是家中頗有些閑財,這個時代的普通家庭也養不起一個讀書人,真正能養得出讀書人,養得出人才的,還是要看那些世家子弟。

在科舉製度出來以前,門閥政治是一個繞不開的問題,即便是王珙也拿這個問題沒有辦法,畢竟他也變不出來一大群讀書人,而想要得到讀書人的協助,那就等同於必須要得到世家的協助才是。

所以雖然王珙把鍋甩到了世家豪門身上,但其實也不過是在放空炮而已,沒了世家子弟,大漢朝怕是連足夠的地方官員都湊不齊,更別提洛陽中樞的官吏了。

董卓不像是王珙能看到那麼深遠,他隻覺得王珙好像是講了一段有點厲害,但又有點假大空的廢話。

但總而言之董卓有件事情是看明白了的,他看懂了王珙此人的立場,那就是沒有立場,或者說哪一邊他都不想站,雖然明麵上他是來到了洛陽,在外人眼中好像是站在了自己這邊,可是實際上並沒有。

對於董卓來講,僅僅隻是看起來像是自己這邊的人,那可遠遠不夠,或者說這對他並沒有任何意義,他現在需要的是兵員,是人手,是一支足以抵擋關東聯軍的援軍,隻是看起來像是有了一支援軍,這根本沒有意義。

“那麼湖陽候,你覺得那東郡橋瑁假傳三公之令,袁紹等人從其偽令而圖謀洛陽,此等舉止,難道不能稱之為是逆賊麼?”

王珙笑了笑,對董卓答,“董太尉您知道下官之前在南陽時遇到了路過準備前往東郡會盟的孫堅,那時候孫堅是怎麼稱呼您的麼?”

董卓老神在在的樣子,顯然早就知道孫堅對自己的看法,畢竟他和孫堅一同在張溫軍中共事也有段時間了。

“孫堅此人一貫與我不和,想來無非就是說我是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這種話吧。”

“這不是人的原因,或者說不完全是人的原因,說到底是製度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