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為爸爸寫“交代”,用的是圓珠筆。一根塑料直杆,每支三角錢,我寫完了很多支。用這種圓珠筆,要比用鋼筆使力,筆杆又太細,寫著很不舒服。但爸爸要求,在寫的材料下麵必須墊一張藍紫色的“複寫紙”,使材料交上去之外還留個底,因此隻能用這種圓珠筆。寫一陣,手指發僵,而中指挨著食指的第一節還有深深的筆杆印。再寫下去,整個手掌都會抽搐,因為實在寫得太急、太多了。
三
再怎麼說,我爸爸都不應該是“文革”鬥爭的重點。他不是幹部,不是資本家,也不是知識分子。“打倒”他,是出於“革命群眾”的嫉妒。嫉妒他什麼呢?隻有一條,生了四個兒子,屬於“人丁興旺”。那年月,“人丁興旺”必然食不果腹,但“革命群眾”不管,隻在他平日與同事聊天中收集到幾句似乎“不滿”的言語,便“打倒”了,長時間關押。
“文革”的真正重點,倒是與我的專業有關。戲劇,成了社會災難的引爆點。整個“文革”,開始於批判吳晗的《海瑞罷官》——那是戲劇;“文革”的旗幟,是幾部所謂“革命樣板戲”——那也是戲劇。人類曆史上從未有這樣的事:很多人隻因為說了一兩句與戲劇相關的話,便身陷鐵窗,或喪失生命。我考上的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文學係,是學習戲劇理論和戲劇寫作的,這專業一下子成了顛倒黑白、美醜、善惡的“集中營”。我決定退出,折筆改行。
在上海戲劇學院,我是反對“文革”的“保守派三座大山”之一。在爸爸已經被“打倒”的情況下,我的這種反對,在當時就是一種悲壯的自毀行為。就像我的叔叔餘誌士先生以連續三次的割脈自殺來抗議“文革”一樣,我捧著他的骨灰盒接過了他的遺誌。
正在這時,一場更大的災難降臨,全國城裏的學生必須斷學廢學,上山下鄉,不準回城。上海學生,有不少更是被懲罰性地發配到了遙遠的邊疆。出發前,所有的家長和學生都必須去看一台徹底否定教育和文化的戲劇《邊疆新苗》。天哪,仍然是戲劇!我看過這台戲劇後去農場時,把所有的筆都丟進了垃圾桶,包括為爸爸寫“交代”的圓珠筆。當時,爸爸的“罪行”加重,不能離開關押室了,我也就無法再為他代筆。
為什麼要把筆丟進垃圾桶?首先是一種抗議性決裂。“革命樣板戲”和《邊疆新苗》使我產生了一種專業性恥辱。其次,是因為發現沒有機會寫字了。到農場後給誰寫信?爸爸那裏不準通信,如果給媽媽寫信,她又能用什麼樣的話語回信?而且,我打聽到,我們勞動的地方根本沒有郵局,寄信要在休息的日子步行很遠的路才能找到一個小鎮,但實際上並沒有休息的日子。由於這兩個原因,理所當然,折筆、棄筆、毀筆、葬筆。
當時為爸爸寫“交代”,用的是圓珠筆。一根塑料直杆,每支三角錢,我寫完了很多支。用這種圓珠筆,要比用鋼筆使力,筆杆又太細,寫著很不舒服。但爸爸要求,在寫的材料下麵必須墊一張藍紫色的“複寫紙”,使材料交上去之外還留個底,因此隻能用這種圓珠筆。寫一陣,手指發僵,而中指挨著食指的第一節還有深深的筆杆印。再寫下去,整個手掌都會抽搐,因為實在寫得太急、太多了。
三
再怎麼說,我爸爸都不應該是“文革”鬥爭的重點。他不是幹部,不是資本家,也不是知識分子。“打倒”他,是出於“革命群眾”的嫉妒。嫉妒他什麼呢?隻有一條,生了四個兒子,屬於“人丁興旺”。那年月,“人丁興旺”必然食不果腹,但“革命群眾”不管,隻在他平日與同事聊天中收集到幾句似乎“不滿”的言語,便“打倒”了,長時間關押。
“文革”的真正重點,倒是與我的專業有關。戲劇,成了社會災難的引爆點。整個“文革”,開始於批判吳晗的《海瑞罷官》——那是戲劇;“文革”的旗幟,是幾部所謂“革命樣板戲”——那也是戲劇。人類曆史上從未有這樣的事:很多人隻因為說了一兩句與戲劇相關的話,便身陷鐵窗,或喪失生命。我考上的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文學係,是學習戲劇理論和戲劇寫作的,這專業一下子成了顛倒黑白、美醜、善惡的“集中營”。我決定退出,折筆改行。
在上海戲劇學院,我是反對“文革”的“保守派三座大山”之一。在爸爸已經被“打倒”的情況下,我的這種反對,在當時就是一種悲壯的自毀行為。就像我的叔叔餘誌士先生以連續三次的割脈自殺來抗議“文革”一樣,我捧著他的骨灰盒接過了他的遺誌。
正在這時,一場更大的災難降臨,全國城裏的學生必須斷學廢學,上山下鄉,不準回城。上海學生,有不少更是被懲罰性地發配到了遙遠的邊疆。出發前,所有的家長和學生都必須去看一台徹底否定教育和文化的戲劇《邊疆新苗》。天哪,仍然是戲劇!我看過這台戲劇後去農場時,把所有的筆都丟進了垃圾桶,包括為爸爸寫“交代”的圓珠筆。當時,爸爸的“罪行”加重,不能離開關押室了,我也就無法再為他代筆。
為什麼要把筆丟進垃圾桶?首先是一種抗議性決裂。“革命樣板戲”和《邊疆新苗》使我產生了一種專業性恥辱。其次,是因為發現沒有機會寫字了。到農場後給誰寫信?爸爸那裏不準通信,如果給媽媽寫信,她又能用什麼樣的話語回信?而且,我打聽到,我們勞動的地方根本沒有郵局,寄信要在休息的日子步行很遠的路才能找到一個小鎮,但實際上並沒有休息的日子。由於這兩個原因,理所當然,折筆、棄筆、毀筆、葬筆。
實際情況比預料的更糟。我們在農場自搭茅草屋,四根竹子撐一塊木板當床,睡著睡著就陷到泥淖裏去了。用筆的地方完全沒有,用筆的時間也完全沒有。永遠是天不亮下田,天全黑才回,累得想不起字,想不起筆,想不起自己是一個能寫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