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自己“抵押”給更美好的事物(2 / 2)

得知她決定去英國留學時,男友很崩潰,哭著求她不要離開他。一開始,麵對他的挽留,堂姐很感動,內心也很動搖,直到男友說出那句話:“你不用那麼辛苦去國外念書啊,以後我養你就行了。”

男友家境相當好,說要養她,自然不是說說而已。

但堂姐愣了半晌,才說:“你知道我的夢想是……”

男友打斷他:“有我的愛還不夠嗎?我說了我養你啊。我一定會愛你一輩子的。”

堂姐沉默許久:“我曾經和你說過我的夢想,可是你不記得了,對嗎?”

男友真的不記得了。或許在他眼裏,女人的夢想並不重要。

堂姐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國際記者,為此才選擇去傳媒業發達的英國學習。可是他卻說他養她。他們根本就是兩條平行線。

原本火熱的愛一下子冷卻下來,她很幹脆地和男友分了手。

或許再也不會遇到像他那樣細心、溫柔、癡情的男人了,或許她從此會變成隻拚事業的“缺愛”的女人,可是,她並不需要一個不懂得她的人在身邊噓寒問暖,那樣暖巢會變成她人生的牢籠。

很多天後,我看到堂姐在她的推特上寫下這樣一句話:

“或許別人覺得愛情美好,但我覺得夢想更美好;或許別人需要房子,需要婚姻、金錢、穩定的生活帶給她安全感,但我覺得夢想給予的安全感更大。”

所以她的選擇是:放棄自以為美好的愛情,和真實的夢想在一起。

前兩天,參加一個聚餐。席間有人感歎“北漂”之苦,為了夢想來到這座城市,遠離家人,忍耐寂寞,擠著地鐵,吃著煎餅,辛苦拚搏,如今夢想成了碎夢,不知何時才能成真,而家鄉的TA早已結婚生子,幸福生活……

此言一出,附和者眾多。在座數人,除了一兩個北京“土著”,其餘皆是“北漂”,盡管多數事業小成,房子已經付完首付的“北漂”,但說起漂泊之苦,都是各有各的心酸,一時間唏噓慨歎聲此起彼伏。

這時,有人冷笑一聲,“又想陪父母,又想好好結婚生子過安逸日子,又想實現夢想,事業名利雙收,你們以為自己在演《哆啦A夢》劇場版嗎?”

一句話,犀利得讓所有人無言以對。

接下來的聚餐,再也無人提起這個話題。

後來我和這位語出驚人的哥們兒有過一些工作上的來往。

一日談畢工作,聊起當日的事。

他不好意思地說:“當時我說話衝了點,但我的確很不喜歡聽人訴苦。人不可能什麼都要,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難道你不覺得,感歎漂泊很苦,這本身就透露出一種不自信嗎?漂有什麼不好?比如我,我的夢想是開一家牛逼的上市公司,那我就得把自己拋離安全的軌道,就得漂著,漂著我才能強大啊。你要真給我舒適安穩的日子過,我還擔心我的拚勁會被消磨沒了。”

“選擇了就要認,否則不要選。”最後他總結道。

的確如此。

我們都不是大雄,都沒有哆啦A夢,所以不能任性。把自己抵押給夢想和冒險,就不能再同時抵押給安逸現實。

但勇敢、自由、夢想、努力、誌同道合的夥伴,難道不是人生最美好的事物?我們都是為了和這些更美好的事物在一起,才做出了最好的選擇,像韓寒說的那樣:“和你喜歡的一切在一起。”

這是一個簡單的道理:當你已經和人生裏許多美好的事物在一起,那麼對於已經押出去的籌碼,就不必再扼腕歎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