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家咖啡館,不隻是一場絢爛的想象(2 / 2)

Enlin還專門在店裏開辟了一個格子木質書架,分門別類放著平時自己愛看的書,以及旅行時從世界各地淘來的小首飾、小古董。

平時大大咧咧的Enlin,竟變得如此細心。朋友們前來參觀時,總不忘調侃她幾句。她看著這間屋子,從一個毫無生氣的庫房,漸漸變為承載夢想的容器,便把調侃的話都默默收進了心裏。

從選址到正式營業,她用了七個月十三天。

夢想實現的時間,也就是這麼多。

營業那一天,我早早向公司請了假,從衣櫃底層拿出珍藏許久的木質小提琴模型,趕往Enlin的咖啡館。從公交車上下來,遠遠就看到那家咖啡館海藍色的牆壁,在稍稍喧囂的街道旁,安靜地站著,顯得那樣清新脫俗。

我把木質小提琴模型放在格子書架裏,讓它和普魯斯特的那本《追憶似水年華》挨在一起。旁邊那個格子裏,放著她幾年前和祖父一起做的長頸鹿泥塑。

我以閨密的身份,喝到了第一杯研磨煮好的香濃咖啡,嚐到了第一份烘焙出來的糕點。看著我心滿意足的樣子,Enlin緊緊地抱住我,我在她的發絲與肩上,嗅到了夢想開花的味道。

剛剛開張,客人並不多。而Enlin堅持用最好的食材,泡出最好的咖啡,做出最可口的糕點。房租價格不菲,雇員工資厚道,水電費、稅收等又是一筆費用。我開始為Enlin捏一把汗。

Enlin仍舊像往常一樣,在薩克斯風的音樂中,清點賬目,補充剩餘不多的貨,仿佛一點都不著急。有時整整一個下午,沒有一個客人,她也並不氣惱。這本來就是個不能急的行業,氣惱又有什麼用呢?

有人曾說,養一家咖啡館,就好像是養女兒,需要富養。確實,最初經營時,不賠錢就算是萬幸,哪裏還指望它會幫你攢個金庫。在最艱難的時刻,人的激情便開始退卻,支撐下來的人,全靠一股滲透到骨子裏的情懷。

在他們眼中,咖啡館賣的並不是咖啡,而是一種自我滿足的氛圍,一種安靜的心境,一種享受人生的姿態。他們甘願為了這一切,舍棄光鮮的外物。

我知道為了這家咖啡館,Enlin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積蓄,甚至還向父母借了一些錢。

我心疼她那麼拚命,她卻笑著說道,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為自己的夢想埋單。

以前,時常將開一家咖啡館掛在嘴邊,將其稱為最詩意的生活方式。

如今,看到Enlin像守護自己的孩子一樣,傾盡全力守護著這家咖啡館,才明白,這不隻是一場絢爛的想象。它需要你付出時間,花費精力,扔擲資財,擁有情懷。即便如此,它也可能在某個時間夭折。

Enlin仍舊經營著那家不大的咖啡館,不是坐在咖啡館裏,就是走在去咖啡館的路上。生意隨著時間的積累,逐漸好轉。很多人坐很長時間的公交專程來這裏,也有人隻是路過這裏歇一歇腳。Enlin也就與這些人的生命軌跡,有了短暫的相交。

紐曼說:“不要害怕你的生活將要結束,應該擔心你的生活永遠不曾真正開始。”我想,主導著自己生活的Enlin,是幸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