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整理書架,從一文件夾裏翻出一張1996年4月1日的《南京師大報》。該報第4版刊登著我的一篇短文,遂決定將它錄入博客,一是回味,二是保存。

南京師範大學——我人生中最絢麗的記憶。

全文如下:

光榮屬於南京師大

三月上旬,教育係副主任周兢副教授來上海幼專講學,給我捎來了國家教委頒發的《全國高等教育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勵證書》(專著二等獎)。捧著證書,我不禁浮想聯翩,感慨萬千。

獲獎的著作《兒童社會化與教育》是我在南師大教育係工作時主持的省哲學社會科學“七五”規劃重點項目“個體社會化發主持國際學術會議

展”的最終成果,彙集了課題組自1988年至1990年之間在有關個體社會化方麵所作的理論研究、實證研究(實驗、調查)、應用研究(行為訓練)和臨床谘詢等方麵的成果。這是心理學研究中個體社會化方麵當時國內第一本專著。著作問世後,得到心理學界和教育理論界的好評,曾先後榮獲江蘇省教委頒發的教育科研優秀成果獎和江蘇省人民政府的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現在,國家教委又授予殊譽,使我們倍受鼓舞。我的第一個念頭是:光榮屬於南師大!這不僅是因為科研項目和成果是我在南京師大工作期間得到的,更重要的是科研條件的保障和科研力量的組織,都是南京師大提供的,甚至連最後的評獎申報,也是由南京師大科研處幫我辦成的。沒有南京師大,就沒有這一項成果和這一份榮譽。

自1981年從華東師大研究生畢業分配到南師,到1994年調離回上海,我在“東方最美麗的校園”裏工作了十四個年頭。南京師大,是一方沃土,為我學術上的成熟提供了豐富的營養;是一座熔爐,練就了我挑得起社會責任頂得住各種壓力的肩膀。翠綠的草坪,能撫平胸中迷惘的漣漪;四季的花香,時時激起靈感的火花。我永遠忘不了倚靠在銀杏樹下的心馳,忘不了佇立在陶行知、陳鶴琴銅像前的神往。我更忘不了教育係的同仁,那一群比我年長或比我年輕的朋友們。無論我是作為一名普通教師,還是身為教育係主任,他們對我總是那麼地充滿著善意,寄予厚望。我尤其忘不了課題組的成員們:葛沚雲副教授以及研究生曹中平、俞偉、徐長寬和84級、85級、88級幾位參加實驗研究的大學生們。正是他們對科學研究的誠摯熱情和無私執著,才使整項研究取得圓滿成功。如今,他們中的大多數都已離開母校,但這項學術成果和學術精神,為南京師大增添了光彩,增添了財富,我為此深深欣慰。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我祝願南京師大雲帆直掛,飽風遠航!

2009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