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昌楠歎氣道:“凝凝,爸爸知道,我和你媽不是不講道理的人,你公公婆婆也不想出這事,這麼多年他們夫婦是什麼樣的人品,我和你媽非常清楚。事到如今,我和你媽也勸他們不要病退,但他們執意要離開榕城,怎麼勸都勸不住。”
“那我去勸勸他們,在榕城生活這麼多年了,這個歲數又回去,那怎麼能適應和習慣?”
和父親電話打完,給安南的母親打電話,餘淑芬接電話後頓時又哭開了,邊哭邊罵兒子。她不敢附和地哭,怕惹得安南媽媽更傷心,短短勸了幾句,不要因為這事就回漳州,還是留在榕城,雖然媳婦做不成,她還是他們的女兒。但餘淑芬態度異常堅決,他們無法麵對她的父母,無法在榕城時刻睹物傷情。
再次踏上榕城的土地,程睿寒有些暗暗的激動,他離既定的目標又近了一步。從大年初三開始部署,九個月的時間,一切都按他的布局推進,照這個計劃,最遲明天春上夏小凝就是他的合法妻子。
那個時候,即便陳安南有回天的本事,也隻能飲恨接受現實。
上次到榕城來,是悄悄地來,悄悄地走,這次他一改低調的作風,不僅和省市主要領導共進午餐,更是親和接見榕城的各種媒體。之前他接受榕城大學授予的商學院名譽院長,新聞媒體就已熱烈報道過,這次他開得兩場演講,更是成為各媒體的焦點。這樣有成就的華人商業領袖,屈尊到榕城大學做商學院的客座教授,更是讓各方人士感到好奇和納悶?錦城多得是頂尖大學,為何他偏偏接受了榕城大學的橄欖枝?
麵對眾多媒體連珠炮地發問,他始終麵帶親和微笑,舌如蓮花地應答,機智不失風趣,應對得心應手,滴水不漏,一時間風采無人企及。而他親和的風度,極寬的視野魄力博得各媒體交口稱讚。
他在公眾麵前一直都是標杆性人物,都是精英的傳奇,不管是企業還是他個人坊間口碑甚好。他身上有著層層的光環,不僅是最優秀的企業家,更是熱心慈善事業的慈善家,方大名下的慈善基金會不僅在抗震救災作出重大的貢獻,日常捐助失學兒童,關注少數民族學生的午餐,贍養孤寡老人等一係列慈善舉措,也讓方大企業深入人心。
沒有接觸他最隱秘的核心,他的確是萬眾矚目的榜樣,也是眾多學子的目標。若沒有發生夏小凝的事,恐怕陳安南這輩子最敬重的人也會是他。
當有記者問,為何對榕城大學情有獨鍾?
他爽朗笑道,因為榕城的女孩子是最適合的太太人選,他是準備當榕城的女婿來了。
這下記者招待會更是如沸水鍋一般,各種隱私問題層出不窮。主辦方一再地岔開話題,擔心引起他的不快,沒想他到非常直爽,直言不諱描繪心中的太太:榕城人,心地善良,有傳統的思想和美德,能歌善舞,優雅迷人……
輿論的宣傳造勢極其厲害,等他下午到榕城大學演講時,禮堂擠得水泄不通,一票難求,很多外校聞風趕來的同學連走廊都擠得滿滿當當。
他選擇膾炙人口的閩南歌曲《愛拚才能贏》,作為演講的主題,結合福建人勇於拚搏、堅韌、悍勇、務實、勤勞、逐草為生的特點,深入淺出結合方大成長之路,談如何選擇發展方向,聊個人如何奮鬥,講如何振興民族經濟,論如何更有曆史使命感。
一堂講座下來,爆發出經久不息雷鳴般的掌聲。年輕的學子眼神熠熠生輝,帶著初升朝陽的明亮和朝氣,旁聽的校長和商學院院長也暗暗歎服。
及至第二天的講座,連退休許久的中文係老主任周文緯也被驚動了,他讓周曼弄了兩張票,特意去聽程睿寒的國學講座。
周老太爺不是一個愛湊熱鬧的人,昨個校長親自打來電話說赫赫有名的方大集團董事長來學校講國學,讓他這個老係主任去參摩。他當時極其淡然,一個從商的人滿眼都是錢,講經商賺錢或許能行,但講國學,他對中華曆史悠久的文化能有多大的研究?炒作罷了。
沒想被校領導安排在會務組的周曼旁聽第一堂演講後讚不絕口,當下吸引了周老爺子,他到想看看一個商人如何講國學?
身經百戰,既然敢揭這個榜,自然胸有成竹。很多人認為國學太過深奧,讀得人不多,其實國學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麵麵,不僅可以修身治國平天下,更是中華民族文化思想體係傳承數千年的根脈。
但若按傳統的方式方法講,那麼就會限製受眾的人群。畢竟時代在進步,行為方式也應該跟得上社會前進的步伐,如何讓民眾喜聞樂見?那就要與時俱進結合當代的形勢。
D國自那場文化浩劫,傳統文化受到毀滅性的破壞,反而G省和G市卻留住了文化的根。
內地也有佛教,也有道教,但很多寺廟和道觀卻變了味,不再弘揚正等正覺的出世,反而比俗人更入世,丟了清淨心、平常心,慈悲心。而G省的佛教文化卻深入人心,為何會有如此大的反差?
不僅是社會大環境的影響,更是宣傳導向策略的智慧。G省宗教人士講佛,他們對普通民眾不單單講深奧的理論,而是結合自身的因果循環講。比如說他們勸導人做善事,說一個人在路邊暈倒了,你扶起他幫助他,說不定這人就會是你命中的貴人,說不定日後他就成為你的上司,或是對你極有幫助的人。雖然都是實用主義,但從對已有利的角度勸人做善事,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我們修行,我們修身的目的其實也是從自身的角度考慮,期盼今生或是來世有個好運程。
人最大的自私就是無私,幫助他人就是幫助自己,對他人無私那麼自己同樣也會受到善待,當悟透這個道理,處事的方式就會趨於平和安寧。
程睿寒酷愛讀史書,史書給他更高遠的眼光和智慧,也讓他從中受益,即便駕馭龐大的商業帝國也遊刃有餘。
他不僅博覽群書,很多兵法書,他都看得是原文,從原文中領悟思想的精髓。
對於第二堂講座,程睿寒還是很有幾分緊張。在乎才會緊張,當一個人緊張時,說明某事某人在他心目中有很重要的位置,不在乎才會淡然和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