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母跟幾個認識的朋友一起在國外待了幾年,念了一陣子書,帶過去的錢用得差不多了,到處打工、搬家,又覺得到處不安全,打長途電話給家裏,剛打完便哭。過了幾年回來了,氣質大不同。從前見過她的人,表麵上誇她,背後立刻變出張同情的臉來歎息:“老了,女人真是衰老得快,她以前在國內時多水靈好看的一個人……”
與周母同時回來的還有她第二任丈夫,家裏一聽她又結婚了,什麼時候的事?但既然又結婚了,連孩子都生了,也算是不錯。親友間張羅著辦了個酒宴,不多不少,二十個人坐滿兩桌。
周母被問起結婚怎麼也不通知家裏一聲,她堆笑著說在那邊生活久了,結婚不講究排場,領完證都去度假旅行。在場的親友大多沒有出國的經曆,也就笑了笑不接話。後來不知是誰問了句,周母的兒子回答說自己生日在哪天,去哪裏玩兒吃了什麼。周母一聽,臉色立刻變了,一個勁說兒子記錯生日,兒子眨著眼睛滿臉疑惑。
在座的人雖沒去過國外,但誰沒有過生養孩子的經驗呢?小孩子對自己的出生年歲很敏感,很難記錯。時間上一推算,周母的這個兒子到底是跟現任生的,還是跟前任生的,成了一樁公案。
原以為這段意外就這麼過去了,反正也沒坐實些什麼,更何況離婚那麼多年從沒聯係過,周母沒放在心上。
然而,周母小看了一個還沒有手機朋友圈的年代,人們總是熱衷傳別人的八卦,鑽研起來幾乎可以碾壓福爾摩斯,加上親眼所見者的生動描繪,左右一對照,更加證實此事極有可能。
周母去接兒子放學,遙遙看見一個眼熟的身影,待一認清,吃了一驚。前婆婆帶著小姑等在兒子的學校門口,比起從前,她們也老了不少,難怪周母第一眼沒認出來。她這一發現,心下立刻就慌了,以為她們是來搶兒子的,拉著兒子趕緊跑。這一跑,前婆婆在小姑的攙扶下緊追不舍,一邊說:“長得像,跟他小時候一模一樣。”
路上的行人看到一副怪異的畫麵,一個母親拉著男孩拚命逃,身後追著一個老太婆和一個中年婦女,說是人口販子又不像,誰扶著個跑不動的老婆子來搶人孩子?
周母拉著兒子上了輛出租車,總算是鬆了口氣。
那之後的一段日子,周母疑神疑鬼地以為前夫家要來爭奪兒子的撫養權,她丈夫要她安心,萬一鬧上法庭,他們一家三口幹脆一走了之,官司還能打到國外去?周母聽得稍微安心了些,但總歸不是辦法,孩子是她含辛茹苦十個月生下來的,憑什麼現在又要她東躲西藏地過日子?
是誰在前夫家嚼舌根,已經無可追溯,那次來吃酒宴的親友中任何人都可能,連她自家哥姐都可能,沒一個嘴上靠得住的人。
周母身邊也算有些人脈,旁敲側擊地跟人打聽出了些事情,她前夫早就再婚,她前婆婆這是鬧得哪一出啊?
不打聽還好,一打聽不得了,挖了個兔子洞。
周母出國不到三個月,前夫迅速地再婚了。前婆婆照舊不滿意新媳婦,小姑們這回特別精,兩邊都不幫著說話。前婆婆盡管不滿意,至少還有抱孫子的盼頭,隻要一宣布懷孕,就證明前兒媳確鑿有問題。
便是這樣,等了三四年,不見半分動靜。做婆婆的急了,這回是真的著急,三日兩頭去寺廟燒香拜佛。兒子與新妻子的感情還不錯,不再像從前天天吵架,新妻子擅長家務,會做一手好菜。兒子在單位升職加薪,應酬增多,他主動減少應酬,一有假期便和新妻子出去旅行,這是從前沒有過的。
婆婆這下如臨大敵,周母在時哪裏有過這等陣仗,兒子竟然公然站在新妻子一邊,反過來勸自己母親少說兩句,不然他們搬出去住。
新妻子一直沒懷上,婆婆每天一看那夫妻倆,便愁苦地皺著眉頭轉開視線,兒子勸過母親,沒用。兒子安撫說,現在奔事業,小孩子再等等。兒子當時已經四十歲,還能等多久?做母親的時時長籲短歎,說自己活不到抱孫子的那天。
後來,她兒子不知怎麼想通了,帶著媳婦去看醫生。檢查結果出來,一個精子存活率低,一個輸卵管堵塞,兩人能有孩子的概率低到碰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