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的命名與概念(1 / 2)

李希霍芬的又一貢獻,就是首先對中西政治、商貿通道“絲綢之路”的命名。李希霍芬回國之後,從1877年開始,先後寫出並發表了五卷的《中國:親身旅行和研究成果》一書,並帶有附圖兩卷。這是第一部係統闡述中國地質基礎和自然地理特征的重要著作。該書關於絲綢之路的命名,是這樣論述的:從公元前114年到公元127年間,中國與河中地區(指中亞的阿姆河與錫爾河之間的地帶)以及中國與印度之間,以絲綢貿易為媒介的這條西域交通線……應稱之為“絲綢之路”。

接著,1910年,德國曆史學家阿爾馬特?赫爾曼在其著名的《中國與敘利亞之間的古代絲綢之路》一書中寫道:我們應該把這個名稱——絲綢之路的含義進一步延長到通向遙遠的西方敘利亞的道路上去……雖然敘利亞不是中國生絲的最大市場,但是,卻是較大的市場之一。而且敘利亞主要是經過由通向亞洲內地及伊朗的這條通道從遙遠的絲國獲得生絲。

1915年,赫爾曼在他的另一著作《從中國到羅馬帝國的絲綢之路》中進一步指出,絲綢之路應當是中國經西域與希臘一羅馬社會的交通路線。從此以後,“SilkRoad-絲綢之路”有了一個浪漫的名稱和確定的範圍,並且被那時許多的中亞探險家使用。

阿爾馬特?赫爾曼在李希霍芬觀點的基礎上,更是把絲綢之路所包含的地理範圍延伸到了地中海西岸和小亞細亞,確定了絲綢之路的基本內涵,即它是中國古代經由中亞通往南亞、西亞以及歐洲、北非的陸上貿易交往的通道,因為大量的中國生絲和絲織品經由此路西傳,故此稱作“絲綢之路”。後來,德國人胡特森在多年研究的基礎上,撰寫成專著《絲路》對絲綢之路做了進一步的介紹,絲綢之路這一名稱得到世界的承認,並被廣泛使用。

據此可知,絲綢之路的本義,是指由中國古代的長安出發,穿過河西走廊,進入古代西域,經過中亞、西亞而達於歐洲和北非等地的陸路交通路線,由於這條路線販運大宗的絲綢,所以被稱為“絲綢之路”。

2.“絲綢之路”的概念與詮釋

19世紀後期以來,隨著外國列強侵入中國和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英、俄等歐洲列強開始對中國西部邊疆實行蠶食政策,掀起了一股以地理考察為名的探險熱。由此,經近百年的探險和新中國成立以來的考古發現與研究,對中亞和我國西部地區的曆史和地理考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輝煌成果,還有一大批學者以之展開的深人研究和探索,使得絲綢之路迅速成為全世界共同關注的重大研究課題。絲綢之路的名稱由德國人提出後,也得到中國學者的認同和釆納,進而成為一個國際通用的學術名詞。

李希霍芬的又一貢獻,就是首先對中西政治、商貿通道“絲綢之路”的命名。李希霍芬回國之後,從1877年開始,先後寫出並發表了五卷的《中國:親身旅行和研究成果》一書,並帶有附圖兩卷。這是第一部係統闡述中國地質基礎和自然地理特征的重要著作。該書關於絲綢之路的命名,是這樣論述的:從公元前114年到公元127年間,中國與河中地區(指中亞的阿姆河與錫爾河之間的地帶)以及中國與印度之間,以絲綢貿易為媒介的這條西域交通線……應稱之為“絲綢之路”。

接著,1910年,德國曆史學家阿爾馬特?赫爾曼在其著名的《中國與敘利亞之間的古代絲綢之路》一書中寫道:我們應該把這個名稱——絲綢之路的含義進一步延長到通向遙遠的西方敘利亞的道路上去……雖然敘利亞不是中國生絲的最大市場,但是,卻是較大的市場之一。而且敘利亞主要是經過由通向亞洲內地及伊朗的這條通道從遙遠的絲國獲得生絲。

1915年,赫爾曼在他的另一著作《從中國到羅馬帝國的絲綢之路》中進一步指出,絲綢之路應當是中國經西域與希臘一羅馬社會的交通路線。從此以後,“SilkRoad-絲綢之路”有了一個浪漫的名稱和確定的範圍,並且被那時許多的中亞探險家使用。

阿爾馬特?赫爾曼在李希霍芬觀點的基礎上,更是把絲綢之路所包含的地理範圍延伸到了地中海西岸和小亞細亞,確定了絲綢之路的基本內涵,即它是中國古代經由中亞通往南亞、西亞以及歐洲、北非的陸上貿易交往的通道,因為大量的中國生絲和絲織品經由此路西傳,故此稱作“絲綢之路”。後來,德國人胡特森在多年研究的基礎上,撰寫成專著《絲路》對絲綢之路做了進一步的介紹,絲綢之路這一名稱得到世界的承認,並被廣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