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此可知,絲綢之路的本義,是指由中國古代的長安出發,穿過河西走廊,進入古代西域,經過中亞、西亞而達於歐洲和北非等地的陸路交通路線,由於這條路線販運大宗的絲綢,所以被稱為“絲綢之路”。
2.“絲綢之路”的概念與詮釋
19世紀後期以來,隨著外國列強侵入中國和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英、俄等歐洲列強開始對中國西部邊疆實行蠶食政策,掀起了一股以地理考察為名的探險熱。由此,經近百年的探險和新中國成立以來的考古發現與研究,對中亞和我國西部地區的曆史和地理考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輝煌成果,還有一大批學者以之展開的深人研究和探索,使得絲綢之路迅速成為全世界共同關注的重大研究課題。絲綢之路的名稱由德國人提出後,也得到中國學者的認同和釆納,進而成為一個國際通用的學術名詞。
絲綢之路既被普遍接受,含義也愈發廣泛,其中包括陶瓷之路、玉石之路、皮毛之路、醫藥之路、佛教之路、宗教之路等概念。與此同時,隨著東西方間其他交通路線的被發現,除本來涵義的絲綢之路被稱為沙漠絲綢之路或綠洲絲綢之路之外,人們進而又提出了草原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與中國西南(或南方)絲綢之路及東絲綢之路等等。由此可知,絲綢之路的範圍極其廣闊而複雜,內涵亦非常豐富而博廣。
目前,對於絲綢之路的概念和含義,尚無一個權威公認的定義,國內不同學科領域的學者結合各自的研究,提出了多種概念。這裏略舉幾端,以資參考。
《辭海》:
(絲綢之路是)古代橫貫亞洲的交通道路。亦稱絲路。……約自公元前第二世紀以後千餘年間,大量的中國絲和絲織品皆經此路西運,故稱絲綢之路。絲綢之路的支線……亦有取道海上者,或自中國南部直接西航,或經由滇、緬通道再自今緬甸南部利用海道西運,或經由中亞轉達印度半島各港再由海道西運。
雪犁主編《中國絲綢之路詞典》:
絲綢之路指3000多年前開辟,2000多年前逐步暢通,1400多年前達到高度繁榮的一條中國向世界開放的西部內陸通道。
周偉洲、丁景泰主編《絲綢之路大辭典》:
絲綢之路簡稱絲路。即古代中國經中亞通往南亞、西亞及歐洲、北非的陸上貿易通道。因大量的中國絲綢和絲織品多經此道西運,故有此名稱。……
從本質上講,它是一條連接歐亞大陸的貿易通道;而且還緊密聯係著沿途各國的政治、軍事、文化交流、民族遷徙與融合等豐富的內涵。隨著近幾十年絲路研究的深入和絲路熱,它的含義大為擴展。……又出現了一種更為廣義的絲綢之路,即凡經古代中國到相鄰各國的交通路線,包括海上、陸路均一概稱絲綢之路。
林梅村《絲綢之路考古十五講》:
(絲綢之路是一條)古代和中世紀從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經印度、中亞、西亞連接北非和歐洲,以絲綢貿易為主要媒介的文化交流之路。
法國學者布爾努瓦《絲綢之路》:
研究絲路史,幾乎可以說是研究整部世界史,既涉及歐亞大陸,也涉及北非和東非。如果再考慮到中國瓷器和茶葉的外銷以及鷹洋(墨西哥銀圓)流入中國,那麼它還可以包括美洲大陸。它在時間上已持續了25個世紀。
上述權威詞典和學者個人關於絲綢之路概念的表述,既有狹義也有廣義既有專指也有泛稱。實際上,這正是大家髙度關注和深入探究絲綢之路的真實反映。盡管人們對絲綢之路的概念內涵理解不盡相同,但說起絲綢之路,卻並非因為各自所秉持的含義不同而有交流的困難。雖然絲綢之路的文化含義在不斷擴展,但絲綢之路的概念卻始終無可取代。這是因為絲綢之路的命名,不僅準確表達了古代中國與西方確實存在的經貿與文化交流的關係,也反映了西方學者獨特的觀點。絲綢雖然在中國隻是眾多的物產之一,但在西方則把它看作是古老東方國度的文化表征。絲綢傳入西方,曾經在羅馬引起轟動,當時西方人以絲綢之國(賽裏斯)來稱謂中國,可見絲綢與其他物產的文化含義在西方人眼中是完全不同的。精美、舒適、華麗、富足甚至和平——絲綢不僅是中國的寫照,同時也寄托了西方人對古老東方的美好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