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吐穀渾的失敗和逃遁,“其故地皆空,自西平臨羌城以西,且末以東,祁連以南,雪山以北,東西四千裏,南北二千裏,皆為隋有”。隋煬帝進而在此設置西海(今青海湖東岸)、河源(今青海湖南)、鄯善(今新疆羅布泊西南)、且末(今新疆且末縣)等四郡,從而將郡縣擴及青海大部和西域鄯善、且末。與此同時,西巡的巨大軍事威懾也對西域諸國產生了極大的震動,各國紛紛遣使人朝,表示臣服。伊吾吐屯設獻西域數千裏之地。不久,隋又在伊吾設置了伊吾郡。據《隋書?西域傳》記載,除了高昌王麴伯雅及伊吾吐屯設入朝之外,還有其他先後遣使朝貢者計有高昌、康國、安國、畢國、石國、焉耆、龜茲、疏勒、於闐、鈸汗、吐火羅、挹怛、米國、史國、曹國、何國、烏那曷、穆國、漕國、賓國、波斯等“遣使貢方物”或“獻良馬”。隋煬帝亦曾派司隸從事杜行滿出使西域,至安國,“得五色鹽而返”;韋節、杜行滿出使西域諸國,“至屙賓(今克什米爾)得瑪瑙杯,王舍城(在今印度比哈爾邦巴特那之南)得佛經,史國得十舞女、獅子皮、火鼠毛而還”。因此,通過西巡和大規模的設郡置縣,進一步加強了對這些新附地區的有效管理和統治,標誌著今青海大部和新疆南部的鄯善、且末、伊吾等廣大地區正式納入了隋王朝的版圖。所以,隋煬帝的西巡改變了長期以來中西交通不暢的現實,進一步促進了絲綢之路貿易文化的繁榮,在絲路貿易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2.隋煬帝西巡路線與青海路的發展
青海路即河南路(道),據前所引,隋煬帝自東都起程西巡至張掖的行程路線比較清楚,即洛陽一長安一扶風一隴西一狄道一臨津關一西平一長寧穀一星嶺一浩亶一大鬥拔穀一張掖。但是,文獻對煬帝西巡從張掖返回東都洛陽的路線因記載簡略而難究其詳。經學者探究,其大致線路為張掖一番和一武威一金城一狄道一隴西一扶風一長安一洛陽。這樣,隋煬帝西行路線就與河南道相關,而其東返路線則與絲路傳統路線大體一致。
對隋煬帝西巡路線經過的臨津關、長寧穀、星嶺、浩蹇、大鬥拔穀以及與之相關的拔延山、金山等地名,已有不少學者做過深入的考證,綜合其成果,各古地名分別為:臨津關按隋煬帝西巡進程為“出臨津關,渡黃河”,故當在今甘肅積石山縣大河家鄉關門村;長寧穀當在西寧市湟水的支流北川河;星嶺即古代的養女山,也就是今青海大通縣境東峽河流經的元朔山;浩亶即今青海大通河;大鬥拔穀即今甘肅民樂縣東南70裏的扃都口;拔延山即今青海化隆縣境青沙山口所在的青沙山;金山即古養女北山,即今青海門源縣、大通縣和互助縣境的達阪山。
從以上路線及其所經地名來看,隋王朝時期的青海路,已主要是從狄道或蘭州西至西寧,然後既可西行入西域,亦可通過大鬥拔穀(今扃都口)進人河西再至西域。可見,在南北朝時期,因北魏與南朝南北對立的特殊條件,興盛一時的河南路(狹義),在隋朝大一統局麵下,雖然它仍是南方或西南地區通向西域的道路,但其地位已非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