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張江峰跳上馬車之後,便商議調虎離山,提議自己獨駕馬車引開敵人,奈何妻子素丹決心跟隨丈夫,於是便把天寒劍和孩子拖給了大哥張世銘,夫婦兩個人駕著馬上向前走。
張世銘帶著夫婦帶著兩個孩子偷偷潛入一個農戶家裏,說自己夫婦逃難到此,希望能夠借助一晚,那農戶倒是十分熱心,招待張世銘一家住下。
張世銘一家次日天沒亮就出發,也不顧沒和主人家打招呼,帶著兩個孩子勁直朝雁蕩山去。
原本他們想留在原地等張江峰夫婦,但是身上又拿著天寒劍,隻怕夜長夢多,於是基本是白天便留宿在一般農戶家中,趁夜趕路,好歹雁蕩山離徐風鎮不遠,因為是夜間趕路,第六日天才到。
雁蕩山很高,鮮有人際,隻是偶爾會碰到砍柴的農夫,此時正是盛夏,酷暑難耐,好在是在山裏,卻是十分涼爽。
此時山花盛開,樹影斑駁,張若雲因和父母分開,心下牽掛,還好有哥哥張若雲在旁開導,倒也無事。
四個人上了山頂,站在崖邊,向下看去,便是傳說中的碧波寒潭。
碧波寒潭被群山環繞,潭水碧綠,不見有絲毫波動,世間水若是呈綠色,則足以說明水深,但是這碧波寒潭確是深綠,近乎黑色,人站在麵前,真正體會到了“如臨深淵”這個詞的含義。
因為雁蕩山很高,站在懸崖邊上不禁有種害怕,這時張木木撿起一個石頭,用力朝潭裏扔去,隻看到石頭落盡潭中,卻不見有任何聲響,就像被深淵吞噬一樣。眾人均想,“這要是一個不甚,跌下懸崖,即使不粉身脆骨,也決計沒有生路。”張若雲不禁後退了幾步。
張世銘聯想到這幾日的經曆,直覺人間世事,如白雲蒼狗。
兩個孩子雖然這幾日受盡驚嚇,但是看到這等奇觀,也不禁歎為觀止。張若雲說道,“哥哥,你說這裏麵有魚嗎?”
還沒等張木木開口,張世銘說道,“這裏麵不僅有魚,還是大魚呢,說不定還有龍潛伏在裏麵。”
聽完張若雲張大了嘴巴。
張世銘接著說道,“傳說這寒潭即使在盛夏,潭水也冰冷徹骨。”
這時張世銘從肩上取下劍匣,打開匣子,拿出寶劍,用力朝潭中仍去,就像之前仍的石頭一樣,沒有一點聲響,看不見一點波紋。
隨後,張世銘連同匣子,一起扔進了寒潭。
這時,張世銘將兩個孩子拉到身前,說道,“接下來,我送你們去鍛劍城,我之前每年都會為鍛劍城鑄劍,希望他們會收留你們,你們到了那裏,要好好學習鑄劍,學習武功,我和你母親便去尋你張叔叔他們。”
張若雲問道,“爹爹媽媽會有危險嗎?”
張世銘安慰道,“你爹爹武功高強,又足智多謀,他們會沒事的,你不要掛念,我和你審審會去尋他們的。”
沉默了一會,張世銘又說道,“到了鍛劍城,你們便不要說你們是張家人,就說爹媽是鄉下的種田人,可要千萬牢記,否則易找來禍端,你爹爹拿了這把天寒劍,隻怕日後對你們還有麻煩,所以更加不要提起把天寒劍扔進碧水寒潭的事,記住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