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十天 (下)(1 / 2)

遠嘉的企業特『色』,涉及研發費用少有吝嗇的時候,像房屋模塊化這種上邊要求盡快出成績的研發項目,更是采用多組並行大水漫灌的方式爆種。

多組並行大水漫灌的結果就導致了項目研發成功,產品通過測試之後,庫房裏還堆了一大堆還沒用完的混凝土標準件。

房屋模塊化相比傳統建築方式的優點之一,就是在標準的技術參數範圍之內,別管幾層樓別管多大麵積,混凝土標準件全能搞定。

和國內施工單位搞人海戰術完全不同,出過國見過大場麵的中建三局已經徹底實現施工設備德械化,其中一處更是精銳中的精銳,相比其他兄弟行局所裝備民主德國裝備,一處一水的聯邦德國原裝貨,一處的施工機械化程度齊全到,連後世不算常見的全自動人行道地磚鋪設機都有一輛。

混凝土標準件都是現成的,若非考慮到挖地基這個耗時較長的因素,七層以下的宿舍樓,王剛甚至敢說一晝夜就能把樓蓋起來。

當初梁遠進東大的第一天,劉濤就從梁海平那邊知道,這個家族堪稱奇葩的心思,海外有錢人都是選擇去私校深造,這家選擇了改造一所綜合『性』大學。

後來隨著遠嘉的快速膨脹,劉濤也漸漸觸及遠嘉的核心,終於知道自己領導著香格裏拉基金會對東大進行讚助並不是梁海平奇葩,而是自家大老板的腦回路和普通人截然不同。

敢用皮包公司支撐起大型科技研發企業,敢在企業草創時就砸錢大學搞基礎科研,對比著遠嘉傳奇般的成就,劉濤幾乎第一時間就想起了海外it領域那句流傳很廣的隻有偏執狂才能生存的行業格言。

這年代的英特爾雖然還沒進化到天下無敵的程度,但在it領域也能稱得上是一家明星企業,這家在八十年代初占據著全球80%內存市場的企業,麵對東洋企業在內存領域的競爭時選擇了一條石破驚天的道路。

在矽穀有個關於英特爾的知名段子,大意是英特爾董事會詢問當時的英特爾當家人安迪格魯夫如何應付越來越多的東洋企業進入內存行業,安迪格魯夫回答董事會與其被別人『逼』著革命還不如我們自己革了自己的命,英特爾就地轉型放棄如日中天的內存市場,進入到研發難度更高的處理器龍領域,直接開啟了屬於自己的處理器時代。

在劉濤看來,梁遠領導遠嘉時那種對技術領域投入的決絕,對個人看好技術的狂熱,骨子裏和安迪格魯夫幾乎一脈相承。

劉濤和東大打交道的時間長,知道東大喜歡什麼,也知道自己老板對母校的心思,想了一下機智的找個一個兩全其美化悲劇為喜劇的路子。

“馬主任,中建三局這個可以十天交工的技術,叫做房屋模塊化建設,簡單的說就是蓋房子和搭積木一樣,我記得東大也有土木工程專業,如果東大對這種新技術有興趣,不妨和三局一起做個聯合課外項目。”

“這個好,這個好~”

馬天元興奮的握了一下拳,產學研一條龍在二十世紀末的共和國一直是熱門方向,東大也不例外。

以共和國目前的水準在產學研鏈條一條龍中,學的環節是最簡單的,翻譯下海外的教材,搞定國內的校舍,通過高考招學生,哪怕水平不濟事起碼能搭個似模似樣的架子出來。

研這一塊視經費的多少也可以量力而行,以it產業為例,再窮也不至於到連少量芯片都買不起地步,進口一些海外的全新芯片,簡單的圍繞芯片做些外圍工作,難一點的對芯片進行拆解搞清原理。

如果所在單位過於窮困連樣品都買不起,也可以寫寫綜述什麼的,通過放飛思想展望下未來,隻要不是過於科幻,這些都可以劃到研這個鏈條之下。

產學研鏈條中位居第一位的產可就不一樣了,哪怕是最基本的實驗室還原複刻沒個幾百上千萬的資金都沒資格啟動,若是強行啟動工業化山寨,遠嘉搞出來的那套5.0微米製程生產線的成本就是現實例子,產這個鏈條究竟需要投多少錢不言而喻。

也正是產這個鏈條共和國實在是沒實力玩,於是九十年代中期,從產學研變種的技工貿開始在共和國科技界大行其道,以貿帶工以工養技也算是適合共和國目前國情的一個好辦法。

當然,某瞎***尋思公司把技工貿玩壞變成了貿貿貿貿貿貿貿那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通過香格裏拉基金會牽線搭橋,已經和港基集電背靠背的東大絕對是共和國國內唯一一家可以真正體會產學研全鏈條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