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等人追問了梁遠幾句不得要領也就沒繼續問。
梁遠來江景峰這邊差不多呆了一整個下午,抬頭看了看天『色』和自己約兩個丫頭一起吃晚飯,然後去看失火三人組的時間快到了。
又閑談了幾句,梁遠離開寵物蛋項目組打算去東側門和雙胞胎彙合。
寵物蛋項目組在南湖科技園靠近西側的位置,距離東門還是蠻遠的。
拒接了江景峰等人叫車的提議,梁遠安步當車在科技園裏慢悠悠的踱步過去。
經過兩年多不惜工本的建設,南湖科技園距離梁遠當初和梁海平形容的那個園林式科技園區已經相去不遠,園區內到處是鬆柏等常綠喬木,所有的建築都被樹木所包圍,主幹和支線道路兩旁則是精心修剪過的灌木從。
園區內的道路除了常見的柏油馬路之外,還有兩條白『色』的十分粗壯的並行工字型鋼梁在樹林中蜿蜒穿梭,這玩意就是梁遠主導上馬的磁懸浮運輸驗證裝置。
由於梁遠給民主德國開個掛,使得目前東德的社會情緒比較穩定,受此影響原本胎死腹中的兩德合建柏林城區先進交通軌道工程,也就是柏林磁懸浮城際鐵路項目已經推進到沿途選址最終確定,施工裝備即將進場的程度。
以西門子,蒂森,阿德蘭茨三家聯邦德國工業財團所組成的磁懸浮工業集團,已經十分爽快的和民主德國統一車輛聯合體達成了轉讓常導磁懸浮列車的技術協議,而轉讓技術的總成本隻不到四億美元。
其中西門子轉讓磁懸浮列車製造以及列控技術,蒂森轉讓長定子線圈同步直線電機控製驅動技術、常導電磁鐵控製與製造技術,阿德蘭茨轉讓磁懸浮軌道建設技術。
曾經位麵的共和國以國內數萬公裏的高速鐵路建設為誘餌,打算耗資百億從彼時已經統一的德國磁懸浮工業集團引進技術,結果被磁懸浮工業集團斷然拒絕,這個因由也是輪軌鐵路在京滬項目中戰勝了磁懸浮技術最為重要的原因。
和共和國某群殘次品種的變異資本家不同,在涉及國家統一的大義麵前,海外的許多資本家可是有底線有熱血或者叫有長遠目光的,近的有兩德統一,遠的有太平洋對麵的南北戰爭。
當然,統一之後的剝削清算是另一個故事了。
在東德統一車輛聯合體和磁懸浮工業集團達成協議不久,共和國北方車輛集團就和統一車輛聯合體就聯合開發低速磁懸浮項目簽署了合作框架。
南湖科技園所修建的這條貫穿了東大、南湖科技園、樂高一、二期、長白島燃機實驗室,科學家花園,南湖科技園員工社區跨越了渾河兩岸的雙向低速磁懸浮觀光驗證線,某種程度上就是西德常導磁懸浮技術的變種。
西德常導高速磁懸浮鐵路的機車采用的是抱軌方式,車輛趴在路基上移動,南湖科技園的觀光線雖然也是抱軌,不過卻是采用了車輛吊在軌道下方移動。
梁遠給磁懸浮觀光線項目組下達的要求隻有一個,就是項目的成品效果必須要有未來感,其他的什麼速度、載重之類的要求梁遠壓根連提都沒提。
承建磁懸浮觀光線的共和國北方車輛集團、中建三局、中鐵七局聯合項目組絞盡了腦細胞,數易其稿之後終於拿出了一個梁遠滿意的方案。
最終這條觀光線采用半透明膠囊型車體,常導吊裝軌道方式驅動。
梁海平領導的北方車輛集團算是最了解梁遠想法的企業,在梁海平的指揮下北方車輛集團把蘭州化工廠、北方精密設備有限公司、港基集電都拉進了磁懸浮項目組。
港基集電出自動化控製的係統解決方案,蘭化出由高強度工程塑料所製成的多彩膠囊外殼,北方精密設備出塑料精密加工生產線,北方車輛負責技術吸收與膠囊總裝。
既然名字上掛著膠囊的名頭,實際上的成品造型自然是膠囊差不多,膠囊列車的承重框架是高強度航空鋁合金,膠囊外殼是蘭化最新研發的改型聚碳酸酯,磁懸浮外殼上使用的改『性』聚碳酸酯是寵物蛋外殼的晉級版,除了顏『色』自然之外,具備耐紫外線和耐寒兩個屬『性』。
若非梁遠一再強調未來感、科幻風,這層改型聚碳酸酯的外殼完全是多餘,當然多了這個五彩斑斕的外殼之後,低速磁懸浮車廂第一眼看去可就真的是個膠囊模樣。
膠囊車廂長八米寬四點七米高四點米,雖然運量沒做什麼要求,不過設計團隊依舊為膠囊車廂加裝了重聯功能,限於線路彎曲半徑支持最多三節車廂重聯或者單節上線運行,每個膠囊上半部分都是由透明的高強度玻璃組成,透明頂棚自帶感應式遮陽簾,座艙正前方配備顯示屏實時顯示速度、溫度等外界信息,車廂座位采用22布局合計四列,滿載可以一次『性』運輸十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