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分子級別超純水(3 / 3)

九十年代初,製程工藝和芯片設計之間的分界遠沒有未來那般清晰,技術大佬三人組目前雖然都是以芯片設計為主業,但三人都對晶圓製程了如指掌,隨便丟到那條產線上當個線長絕對是富富有餘。

劉飛揚在紙上龍飛鳳舞的寫了大半張的算式,然後抬頭用無法置信的語氣對梁遠說道:“大少,如果從西門子引進的設備投產,把大少這個想法放進生產線,我們直接就攆上國際先進水準了~~”

港基集電主導的共和國的火炬計劃屬於基礎科研類,壓根就沒有保密一說,港基集電的財務審計是通過第三方的會計師事務所交叉審計,梁遠打算采購大批的國產5微米晶圓生產線,在財務報表上根本無法隱藏。

當然,引進第三方會計師事務所雖然一定程度上不利於企業保密,但對國際交流引進技術還是很有促進作用的。

隨著港基集電5微米晶圓產線的成熟量產,此時的海外電子產業界巨頭已經意識到,3微米線寬對港基集電來說隨時都可能獲得突破,一旦港基集電自主突破了3微米的製程技術,2微米的海外製程技術很可能沒有花大價錢引進的必要了。

因此這次蘇良宇等人這次去西門子談判,受到了西門子半導體極為熱情的接待,和三個月之前的態度簡直判若兩人,甚至西門子還承諾會在歐洲電子行業內部展開遊說,爭取盡早把2微米製程技術撤下巴統的監控名單。

實際上,哪怕沒有梁遠幹擾曆史,在九一年的下半年巴統組織自己就開始討論,把2微米製程技術對共和國開放綠燈的可行性。

不過那時放寬政策的背景是北極熊轟然倒塌,共和國北上挖牆腳,海外電子集團生怕共和國借用北極熊的電子產業人才快速崛起,決定放寬技術的出口標準用來影響共和國的電子產業政策。

“海外最先進的0.5微米製程還沒投產,目前已經投產中最先進的生產線隻有東芝、NEC、摩托羅拉三家的1.0微米線,按英特爾的技術路線圖0.5微米的生產線要明年第三季度才開始運行,蘇總那邊正在和西門子談1.5微米的線,如果我們動作快一點,在1.5微米製程的基礎上搞大少提出來的這個東西,能把製程線寬直接推進到1微米,海外的電子集團怕是得瘋吧~”

九十年代,海外壓製共和國電子產業的技術代差基本都是穩定保持在三代,如果按聶曉天所說直接把製程線寬搞到1.0微米,可就真的踩到老外的尾巴了,肯定得真瘋,港基集電搞不好會丟在無影燈和放大鏡下吊起來觀察。

“這些事先另說,先搞個簡單的框架出來,有什麼注意事項現在就寫,然後去實驗室中試車間試試我說的想法。”

“就算能成也別改老外的設備,我們直接改國產的方便,5.0線寬和3.0線寬真較真可以說是兩種芯片了,改海外的的線就算能改成功才多大一點產量,除了虛名沒大用。”

梁遠否掉了聶曉天的假設。

“我先來提吧,第一個水的純度問題,普通水裏的氣泡雜質什麼的肯定會嚴重影響良品率,我們能用的肯定是超純水,我估計一般實驗室裏用的超純水很可能還不成,得上最頂尖的那種純度起碼要六個九,不過這東西的來源還得看大少的~”

王欣所言超純水的純度差不多微觀到了分子級別,起碼得把水中的重水全都分離出去,共和國能生產這玩意的部門怕是隻有核工業部一家能幹。

一般來說,王欣要的那種超純水是分離重水的副產物,這東西全球有能力生產的估計兩隻手就數得過來了,重水的價格在九十年代是5元每毫升,這個副產物價值多少還真沒法衡量

“這個問題我來解決。”

梁遠倒是雷厲風行,直接抄起電話聯係人在港島休假的寧雷。

兩個中年婦女要在家裏享受天際線遊泳池,因此寧雷和老梁同誌哪也沒去,梁遠第一時間就找到了人。

“小遠怎麼想起來給寧叔打電話了,莫非是燒的太嚴重被東大開除了不成~。”

寧雷笑著和梁遠開玩笑,可對於梁遠來說,寧雷第一句話就一語中地直接把天給聊死了。

這破事兒都簡直了,雖然和兩個丫頭同桌的未來非常值得期待,可這事兒該怎麼和家裏解釋梁遠想想就腦殼痛。

“寧叔,我在港基集電這邊開技術會議呢,如果不出意外,日後的保密級別應該是絕密。”

梁遠決定暫時無視自己被打回高中的事實,先用工作把家裏人應付過去。

“哦,有什麼需要小遠直說。”

一聽是絕密,寧雷知道梁遠不可能拿這種事情開玩笑,態度頓時嚴肅了起來。

“港基集電在搞一種能追上國際頂尖製程線寬的技術,需要分子級別的超純水,最好是重水分離的副產物~。”

“需要多少?”

寧雷言簡意賅。

“需要多少?你們三個碰一下?”

梁遠轉頭問技術大佬三人組。